第159章 风宪折刀(2 / 5)
“这下朕也疑惑了,莫不成朕所信非人,居然如同宋时王安石一般,任用了一些酷吏不成?”
“这确实不得不防啊,前车之鉴,实在尤为未远。”
此言一出,刚刚才安静下来的百官,又是一阵轻微的骚动。
皇帝这是……要妥协?
一些原本就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心思立刻活络了起来。
而那些已经上疏弹劾的人,更是面露喜色,以为自己的“仗义执言”终于起到了作用。
这下钱和名,或许能一并到手了啊!
朱由检没有理会这再次泛起的波澜,只是不紧不慢地说道:“无妨,朕向来不喜不教而诛。”
他目光一转,落在了文官队列的前排,开始点名。
“刑部尚书,乔允升。”
头发白的老头出列道:“臣在。”
这是个新进起复的前朝刑部尚书,偏东林派系的老臣,今年七十四岁,现在一心想着的,就是在自己死之前给东林翻案。
黄山案、东林七君子案、熊廷弼通疆案……
他通通想翻。
这其实没问题,很多案子,朱由检也看不过眼,也有翻案的打算。
但——既然乔老头你也想翻,那朕忽然又其实不太想翻了啊。
“大理寺卿,张九德。”
一个同样是胡子发白的老头出列,颤巍巍地道:“臣在。”
大理寺在明朝,几乎已经是个边缘机构了。
这位张九德,七十一岁,半步阉党境吧,可以说是一个很普通的大明官员。
工作里的常例也会收,但去地方也会修水利、开垦荒田,还写了一本《折狱要编》刊刻发行,想青史留一留名。
唯一的问题就是,思想实在太僵化了,甚至劝他宽泛刑事,以仁为本。
朱由检捏着鼻子面了一次,就没有再见他第二次了。
“左都御史,房壮丽。”
又一名老头出列,声音倒是沉稳:“臣在。”
这个人有点意思。
朱由检当初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根本聊不出此人派系倾向。
最后还是高时明翻了出身浮本,王体乾盯了数日门庭往来,这才看出其阉党底色。
或者不能叫阉党,毕竟魏忠贤当政的时候,他并不依附。
但他出身北方,和李国普、霍维华这些人都有着比较密切的来往。 ↑返回顶部↑
“这确实不得不防啊,前车之鉴,实在尤为未远。”
此言一出,刚刚才安静下来的百官,又是一阵轻微的骚动。
皇帝这是……要妥协?
一些原本就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心思立刻活络了起来。
而那些已经上疏弹劾的人,更是面露喜色,以为自己的“仗义执言”终于起到了作用。
这下钱和名,或许能一并到手了啊!
朱由检没有理会这再次泛起的波澜,只是不紧不慢地说道:“无妨,朕向来不喜不教而诛。”
他目光一转,落在了文官队列的前排,开始点名。
“刑部尚书,乔允升。”
头发白的老头出列道:“臣在。”
这是个新进起复的前朝刑部尚书,偏东林派系的老臣,今年七十四岁,现在一心想着的,就是在自己死之前给东林翻案。
黄山案、东林七君子案、熊廷弼通疆案……
他通通想翻。
这其实没问题,很多案子,朱由检也看不过眼,也有翻案的打算。
但——既然乔老头你也想翻,那朕忽然又其实不太想翻了啊。
“大理寺卿,张九德。”
一个同样是胡子发白的老头出列,颤巍巍地道:“臣在。”
大理寺在明朝,几乎已经是个边缘机构了。
这位张九德,七十一岁,半步阉党境吧,可以说是一个很普通的大明官员。
工作里的常例也会收,但去地方也会修水利、开垦荒田,还写了一本《折狱要编》刊刻发行,想青史留一留名。
唯一的问题就是,思想实在太僵化了,甚至劝他宽泛刑事,以仁为本。
朱由检捏着鼻子面了一次,就没有再见他第二次了。
“左都御史,房壮丽。”
又一名老头出列,声音倒是沉稳:“臣在。”
这个人有点意思。
朱由检当初第一次面试的时候,根本聊不出此人派系倾向。
最后还是高时明翻了出身浮本,王体乾盯了数日门庭往来,这才看出其阉党底色。
或者不能叫阉党,毕竟魏忠贤当政的时候,他并不依附。
但他出身北方,和李国普、霍维华这些人都有着比较密切的来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