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苏台德危机(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恰好那些被称为老乔快乐车,正式名称是爬行者的通用底盘车辆,就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首先为了能够拉着步兵满世界跑,这种车辆的内部空间非常宽大,先天就有不错的改造潜力。
  其次就是从上次大战还没结束的时候,乔就想搞柴油机小型化,然后装到坦克与装甲车辆上。
  在倒腾了接近二十年之后,能够上车的二冲程柴油机终于在击败了包括四冲程采油机以及使用更加广泛的汽油引擎之后成功装车。
  而经常造坦克的朋友们都知道,这柴油机好啊,不仅对于油料的要求没有那么高,基本上给油就能够跑,而且低扭强劲,并且不易燃,非常适合坦克这种高工况车辆使用。
  接着便是为这辆坦克选择一门合适的火炮。
  这个问题放在北约的其他国家,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但是在波西米亚这根本就就不是事。
  在成功独立之后,为了替换掉那些哈布斯堡王朝时期的遗产,波西米亚一直都在更新军队的装备,而在诸多更新给陆军的装备中,波西米亚人捣鼓出了一种配属给师级单位的76.5mm火炮。
  虽然它最基本的设计角色是野战榴弹炮,为步兵师提供曲射火力支援,打击敌方阵地、集结地和轻型工事。
  但是由于其弹道平直、射速较快,它也能有效地执行反坦克炮的任务,所以波西米亚人也为这种火炮开发了被帽穿甲弹。
  同时虽然这门火炮不像是高卢人的75毫米炮一样,在熟练炮组手里能够打出25发每分钟的栓动步枪级别射速。
  不过一分钟15发的射速,也已经完全足够用了。
  基本上大约就是在某个斯拉夫血压治疗游戏中,如果安东的母亲还在的话,会让玩家指着资料说,给我整个这个的玩意。
  当然,由于这门火炮在设计之初就没有考虑过要上车,所以这门火炮的重量一点都不轻足足1.8吨。
  给这门火炮瘦身,然后弄一个能够把这门火炮塞进去的炮塔也很是烧了设计组不少脑细胞。
  至于最后强化装甲的部分,由于底盘是通用底盘,所以设计组选择了最简单也是最凑合的方法,直接往上焊接装甲凑合凑合得了。
  所以最终在经过了一年拼积木式的开发之后,乔就得到了一款,车身高度2.49米,重29吨,装备76.5毫米火炮,与两挺机枪,使用锻造焊接炮塔,越野速度42公里每小时,公路上能够跑到50公里每小时,能够外挂油箱,满载状态下最大行驶距离有420公里的坦克。
  从面板上来看,这是一辆很有精神,能够让他的对手发出尖锐爆鸣的车辆。
  但是这辆车也有一个小问题。
  那就是因为这辆车充满了凑合精神,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战争而准备的应急产物。
  所以这辆车在外观上,就比较不尽人意。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给一辆被压扁的谢尔曼的底盘上被装上了一个同样发育不良的虎王的炮塔。
  虽然乔觉得这个玩意看起来很怪异,但是其他人都觉得,这个玩意其实看起来并没有那么丑。
  而且现在也没有更多时间纠结坦克究竟好不好看了,车辆就这么量产吧!
  在倒腾应急坦克的同时,波西米亚也开始了扩军。
  由于人口不少,同时还有不错的工业基础。
  波西米亚很快就将部队扩充到了接近一百万的规模。
  实际上如果进行完全动员的话,乔估计波西米亚最多能够扩充出超过一百五十万的部队。
  但是在这个时候,波西米亚的经济上遇到了一点问题。
  作为一个陆上孤岛,作为一个工业国的波西米亚对外贸易只能依靠铁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