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西游记》的作者来了?(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倘若一次还不行,那就多来几次,甚至几年也在所不惜。”
  “因此老夫已经仔细想过,这回老夫前往大同就职必须一个人去,留庆儿在京城好好体会人情冷暖,直至他找回敬畏之心,重塑惕厉之志。”
  “咱们也是为了他好,更是为了严家未来着想。”
  “在此期间,请夫人也务必咬紧牙关,无论他受了多大委屈,亦不可心生不忍,否则恐怕功亏一篑。”
  “至于严家自此受到的屈辱,夫人亦不必过分忧心,老夫已向陆炳许诺重金求其私下照料,可以确保老夫自大同回来之前,严家起码不至家破人亡……”
  欧阳端淑擦了把眼泪,顺从的再次点头,话说一半却又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妾身省得……不过夫君那句‘自大同回来’的意思是?”
  “老夫猜测,皇上这次虽然贬黜于我,但还并未将我视作弃子,说不定是皇上下在棋盘上的一枚奇子。”
  严嵩的目光越发矍铄,压着声音道,
  “老夫向陆炳许诺重金,何尝不是一次试探?”
  “既然陆炳敢收老夫的银子,敢答应老夫的请求,便说明老夫的猜测是对的。”
  “因此只要老夫到了大同之后发挥出这枚‘奇子’的作用,把事情办进皇上心里,日后便一定可以卷土重来!”
  大同。
  严嵩怎会不知大同是什么地方?
  又怎会不知去到大同这样的附郭县做知县有多艰难?
  三生不幸,附郭知县;
  三生作恶,附郭省城;
  恶贯满盈,附郭京城。
  官场上流传的这几句话,便是对在这种窘境的真实写照。
  所谓“附郭县”,说白了就是辖区内存在更高级府衙治所的县城。
  如此知县和上级官员同城办公,政绩都是上级的,出错都是知县背锅,想有一番作为还得看上级的脸色。
  而纵观整个大明的知县,最难做的知县非大同知县莫属。
  甚至要比附郭京城的大兴和宛平两县的县令更难,难于上青天的难。
  因为大同县城内,不仅有知府衙门、巡抚衙门、总兵衙门,甚至还有真正的皇亲国戚,代王府!
  大同知府、大同巡抚、大同总兵、代王……这么多大山压在头上,便如同一口口又黑又大的锅负在背上,随时可能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连死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死的。
  不过还有句话,叫做“富贵险中求”。
  为官多年,严嵩亦早已明白了一个道理:
  “回报越高的事情,壁垒也一定越高,正如考中进士的难度。”
  因此反过来去想,这何尝不是皇上留给他的一次翻身机会,否则皇上大可以将他抄家流放了事,何苦非要再安排一个大同知县加以折磨?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