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微雕密钥与珊瑚链危机(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75章 微雕密钥与珊瑚链危机
  港岛,1994年11月15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前夜。
  张德站在星河岛临时搭建的防御塔上,热成像眼镜扫过海平面。
  七十二艘掛著联合国旗的巡逻艇呈扇形包围岛屿,船头的探照灯在珊瑚礁群上投下冷白光束。
  他摸了摸耳后凸起的生物晶片——那是1992年植入的苏联技术,此刻正以27mhz频率微微震动,与海底电缆传来的脉衝同步。
  “李哥,把莲款电子表的微雕密钥分发到每个礁盘。”张德对著摩托罗拉大哥大低吼,力量36的手掌將金属栏杆捏出凹痕,“用黎嘉欣《心仍是冷》的副歌频率作为启动码。”
  电话那头传来货柜开合的轰鸣,新义安的走私船队正在將十万只电子表嵌入珊瑚缝隙,表背的七瓣莲微雕在月光下泛著磷光。
  上午十点,香港廉政公署大楼。
  明达破產清算组的律师推了推眼镜,投影仪亮起走私数据:“1990年至1994年间,星河科技通过毛绒玩具夹层走私电子表23万只,手机4.7万部。”
  画面切换至周慧敏贴纸覆盖的货箱,“这些货物均未申报关税,涉嫌逃税金额达1200万港幣。”
  张德交叉双臂坐在审讯椅上,魅力50让他的微笑带著恰到好处的从容:“明达公司在破產前偽造数据的行为,难道不值得调查?”
  他指向屏幕角落的货柜编號,“这批货物的通关单编號与明达201號仓库的出货记录不符,而该仓库早在1993年就被海关查封了。”
  东京,山口组本部。
  山田次郎盯著暗网论坛的莲图標,最新帖子標题刺得他视网膜发痛:“珊瑚链已激活,钢印即法律。”
  附件里的视频显示,工藤静香正在雪梨大学展示莲纹微雕软盘,虫黄藻围绕纹路形成的萤光图案,竟与联合国巡逻艇的声吶频率完美共振。
  “他们用微雕当声波天线!”技术员突然尖叫,“每个珊瑚礁都是信號中继站,整个岛群就是个巨大的声吶网!”
  山田摸出藏在领带夹里的氰化物胶囊,却听见楼下传来警笛声——国际刑警的破门锤正在撞击防弹玻璃。
  下午两点十五分,星河岛珊瑚礁实验室。
  工藤静香(24岁)小心翼翼地將莲微雕软盘放入培养皿,萤光珊瑚虫立刻聚集在纹路周围。
  “就像飞蛾扑火。”她轻声说,指尖划过0.05mm的瓣纹路,“这些虫黄藻对特定光谱的敏感度,比最精密的光电传感器还高。”
  张德点头,智力66正在计算珊瑚链的覆盖范围。根据谢尔盖的测算,当第100万片微雕软盘嵌入礁群,整个印度洋中心將形成一个半径300海里的声纹屏障,任何未经授权的声波信號都会被反射回原点。
  “通知金禧善,”他转向通讯器,“让她在首尔启动莲款手机的预购系统,我们需要更多微雕模块。”
  深夜十一点零三分,公海海域。
  联合国巡逻艇的声吶操作员突然惊呼:“海底出现异常回波!”屏幕上,星河岛周边的珊瑚礁群正在形成复杂的波纹图案,与工藤静香声纹的频谱图完全一致。
  舰长抓起对讲机:“准备发射声波干扰弹——”
  话音未落,所有电子设备突然黑屏。张德站在防御塔上,看著巡逻艇的探照灯依次熄灭——那是谢尔盖操控的无人机群投掷了电磁脉衝炸弹。
  敏捷42让他精准捕捉到对方舰长的惊呼声:“这是冷战时期的emp技术!”
  凌晨四点整,香港启德机场。
  全智贤(13岁)在保鏢护送下登上飞往釜山的航班,隨身行李中装著最新的莲款电子表原型机。
  她不知道的是,表背的微雕纹路里藏著张德亲自录製的声纹密钥,那是对抗洛克菲勒下一步行动的关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