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叔侄对奏(下)(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段正明听后大为震撼,但儘可能稳住了心神,“如果真如你所说高升泰会在公元1094年谋反,那如今又是哪一年?”
  “如今是1091年,明年您会改元建安,而在1094年时会改元天佑,高升泰正是在天佑元年四月逼您退位为僧。到了1096年,身患恶疾的高升泰临终前又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於段氏並立我父王为帝。”
  到了如今,段正明也不得不信段誉的话——因为段正明真有改年號的想法,但暂时还未与任何人商议过。
  而段正明最中意的两个备选年號恰好就是天佑和建安,没想到“史书”中的自己竟然把两个年號都用上了。
  段正明闭上双眼,嘆了一口气,然后看向段誉:“高家谋反,在朕的意料之中。高家谋反后未伤害段氏族人,也未加害於朕,同样也合乎情理。也就是说,朕还有三年时间。既然迟早要退位,不如朕提前传位於你?”
  段誉的確想做皇帝,甚至有过让段正明和段正淳退位让贤的想法,但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逼宫自立。
  顶多就是先行造势,让受佛教思想荼毒的段正明以及不太靠谱的中年少折腾大理国一段时间,真没想过欺负段正明这样的老实人。
  段誉訕訕地笑了笑,换上一副嬉皮笑脸的表情:“伯父您就別试探我了。我现在还小,还想再多玩几年呢。更何况我现在连世子妃都没有,一下子就被立为储君,指不定就会被多少权贵头人算计了。”
  段誉往段正明身前凑了凑,“再说了,史书上说我做了三十九年皇帝,庙號还是仁宣,说明我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这样兢兢业业的做了三十九年皇帝已经很累人了,要是您现在传位於我,我还要多做17年皇帝,想想都觉得可怕。”说完还吐了吐舌头。
  段正明不禁莞尔,刚才所言退位半是试探半是出自真心。
  原本只对佛理感兴趣的自己莫名其妙的就被拥立为大理皇帝,为了整个大理段氏不被清算,自己只能兢兢业业做好皇帝这个角色,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帝十年以来已经生出了疲惫之感,甚至怀疑三年后自己被高升泰废废去帝位都是自己先向高升泰要求的。
  段正明自然不会吐露自己的想法,因此岔开话题,关心起了段誉的终生大事:“誉儿看方才的高湄如何?”
  段誉正了正色:“好,也不好。”
  段正明有些诧异,“此话怎讲?”
  段誉一本正经的回答段正明,“史书上记载,我共有两位皇后,其中一位正是这位高泰明之女高湄,另一位王姓皇后则是大宋琅琊王氏的宗亲。”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高皇后薨逝时年仅二十八岁,也就是说她还未等到小侄登基时便仙去了。此外,小侄的生母在高升泰造反前便已病逝,父王在登基后又娶了高升泰幼妹高升洁。”
  段正明听到段誉的回答,感觉无言以对,想宽慰一下段誉,却是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硬生生的挤出一句:“伯父从未听说大理境內有琅琊王氏的族亲存在啊。”
  段誉嘿嘿笑了一下,“想必是孩儿未登基前在外游歷时认识的。”
  段正明玩味的扫了段誉一眼:“这一点你倒是跟你爹挺像的。”
  段誉献宝似的昂首挺胸,拿腔拿调地对段正明道:“父王那是风流多情,小侄那是风流倜儻。”
  说完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冲淡了两人的压抑与沉闷,但慢慢的两人又陷入了沉默,隨后还是段正明率先开口道:“你今天告知朕这些秘密,可有自己的想法?”
  段誉嘿嘿一笑,站起身来,运起真气,对著厅角的一尊铜缶遥遥一指,“小侄如今武艺大成,天下罕有敌手。”话音未落,一道淡青色的指芒激射而出,铜缶上出现了两个对称的空洞。
  一直泰然自若的段正明第一次在段誉面前露出了震惊的表情,“六脉神剑?你什么时候学会的六脉神剑?”
  段誉摇摇头,“不是学会的,是我从一阳指法中自行领悟的,不过我也仅仅会这一脉。”
  段正明打趣道:“前些年让你习武,你倒是抗拒的不得了。如今还不到三个月,你居然会六脉神剑了?你该不会是被什么山精水怪神圣仙佛给附体了吧?”
  段誉没好气的白了平日里和蔼严肃的皇帝伯伯一眼:“什么山精水怪敢在天子面前放肆?早就说过了,这主要还是逍遥派武学的功劳。”
  段正明並未在意段誉对自己的不敬,反倒问起段誉:“那你的意思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