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倭国双雄(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路平喝了一口茶水,苦笑道:“但求无愧於心,大不了掛冠而去,隱於江湖。”
  “路司李笑傲江湖,声名烁烁,何必担心一些宵小之徒。”孙隆笑道,“外相维护,今上青睞。司李只需要稍表忠心,到时候想怎样管江湖事,就怎样管江湖事,想要几位江湖女,就要几位。人生在世,不就图个快意吗?”
  “江湖女”三个字,让路平脸孔一黑。
  他沉吟片刻道:“整合江湖势力,不是为內相,不是为外相,而是为了朝廷。不知道如何才算『稍表忠心』?”
  孙隆双眼眯成一道线,他挥一挥手,侍立小太监立即退下。
  “王锡爵当死。”他的神色中闪过一道阴狠。
  路平心中一片冰冷。
  这位皇帝可谓凉薄。
  他对王锡爵记忆不多,只记得倭人入侵朝鲜时,王锡爵是最坚定的主战派之一。
  曇阳子之事功成,皇帝和王锡爵也是一世君臣,
  层阳子之事不成,就是“当死”!
  想必是王锡爵手中,握有皇帝的把柄,这种把柄,王锡爵本人恐怕都不敢透露,但皇帝依旧不能放心。
  难以想像,他將来真的当家的时候,能够操纵厂卫的时候,会如何利用自己手中的江湖势力。
  “內使的要求,未免太让人作难。”路平面露难色。
  王锡爵在万历五年归乡之前,是詹事府詹事,兼掌翰林院,礼部右侍郎,堂堂的三品大员。
  他可以下狱,甚至可以下詔狱。
  都远远没有死於皇帝的暗杀恶劣。
  一旦事发,路司李绝对是一个“成济”的下场。
  “江湖手段,神鬼莫测,路司李何必担心?”孙隆皱眉道。
  路平仔细想了想,隨即道:“內使目的不过是让王锡爵无法胡乱攀咬,也未必非得杀人,来一出红佛盗印,岂不是两全其美?”
  孙隆的脸上顿时蒙上一层阴霾。
  他竟是没有发作,神情冷峻地看著路平,许久才道:“路司李可否保证手脚乾净,无后顾之忧?”
  “那是自然。”路平断然道。
  弃舟登岸,路平的心情顿时沉了下来。
  孙隆找了一只画舫,带著他游览了小半个西湖。
  现在孙隆的名声其实很不错,与地方官和士人以礼相待,谦抑谨恭;遇到灾年,亲自出资买米,交託给寺庙施粥。
  他隨手指点,描绘了对西湖的设想。
  昭庆寺、净慈寺、天竺教寺、灵隱寺、龙井寺都在他的重修、重建计划中。
  他还想像了一批亭台楼阁,警如湖心亭,就是他现在极其不满的地方。
  他后来也確实做到了,西湖之上,到处刻著这位太监孙隆的名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