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鲶鱼效应中的鲶鱼(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枫回国之后的行程安排的还是挺紧的。
  在先后见了很多位大佬之后,在2月14號林枫又去见了天通的一把手何苍青。
  林枫先前也了解了一些,在这个平行世界的华国,通信行业的发展技术水平与前世大致相似,只不过布局方面略有不同。
  这个时代,由於基本盘更大,市场规模更为庞大,因此除了传统的三大运营商外,还诞生了一家能够与传统三大运营商齐名的巨无霸——天通集团。
  天通的出现並非偶然,而是华国在世纪初的一次重要產业调整的结果。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全球电信行业迎来剧变,华国也加快了通信產业的改革步伐。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虽然大力扶持了传统的三家通信巨头,但同时也意识到,如果长期由这三家主导市场,可能会形成过度垄断,限制行业创新。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並推动技术创新,华国政府在21世纪初决定成立天通,赋予其特殊的战略地位。
  这家企业由多家国有企业、科研机构和地方电信公司合併而成,其设立的主要目的在於推动通信、专网通信和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封锁和全球竞爭。
  天通最初的定位没什么好说的,基本就是用来充当鲶鱼效应中的鲶鱼。
  但奈何因为一系列管理问题,以及战略定位问题,天通这个原本定位颇高的企业慢慢地也不能免俗,非但没有成为鲶鱼效应中的鲶鱼,反而逐渐泯然眾人,变得跟传统三家通信运营商一致。
  因为定位没有更加高明,加上策略和另外几家的重合,入局比较晚的劣势凸显出来,使得天通长期以来就处於劣势。
  而在2008年之后,隨著4g技术的兴起,天通因为在通信標准方面建设的滯后性更是使得天通不利的地位进一步加剧。
  一步慢步步慢,因为在4g方面的落后,天通在下一代通信標准的探索中一样处於劣势地位。
  这种情况下,天通虽然背靠政策红利,但因为技术方面没有独到之处,再加上基础网络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导致其在用户规模、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上始终落后於三大巨头。
  天通的发展情况跟上层最开始设想的天通的定位发生了很大的衝突。
  相较於另外三家传统运营商的市场份额。
  天通在用户规模上始终居於末位,缺乏真正的竞爭力。
  大而不强是天通最大的问题。
  非但不能起到鲶鱼效应的作用,反倒使得传统三家也跟著在一些不必要的领域捲起来,这样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使得陷於恶性竞爭之中。
  再加上一系列內部分歧,最终导致天通面临著拆分重组的可能。
  此前林枫从贺志伟那里听到一些传闻。
  而此番从何苍青那见面林枫则是进一步收穫了实锤。
  按照何苍青所说,天通將在一年內完成核心业务的剥离。
  剥离之后核心业务將分散併入到另外三家传统的运营商中。
  天通的核心业务自然就是大眾通信。
  林枫当然知道核心业务的剥离是委婉的说法。
  像天通这样的企业如果不另谋出路,剥离完大眾通信业务之后。
  其核心业务消失之后,天通或许也將不復存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