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火箭发动机(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然而,最耀眼的毫无疑问是陪同秦远一同下来的伊莲娜。
  充满异域风情的面孔,以及身上穿着的时尚服装,吸引了无数人的视线。
  就连正在采访的女记者,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而后强行将目光对准秦远道:
  “秦总您好,请问远东贸易是一家什么性质的公司?您最初是如何想到‘用罐头换飞机’这种近乎天方夜谭的创意的?”
  秦远从容道:“我们远东贸易,是一家立足于首都燕京,主营服装、食品及其他轻工产品进出口的国际贸易公司。”
  “至于为什么想到用罐头换飞机,”他略微提高声调,确保周围的记者都能听清。
  “是因为我们在深入苏联市场的过程中,清晰地看到了双方经济的巨大互补性。”
  “互补性?”
  “对,我国改革开放释放出的庞大轻工业产能,与苏联厚重的军事工业底蕴和资源储备,恰好可以形成完美的互换。”
  秦远的话语清晰而有力:
  “我们远东贸易一直致力于做的,就是搭建这样一座桥梁,将国内的剩余产能转化为国际市场需要的商品,为国家换回宝贵的外汇,以及我们发展所急需的各种资源。”
  他抬手指向身后庞大的图-154客机:“就如同这四架飞机。”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对高效、便捷的交通方式需求日益迫切,民航市场前景广阔。我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能促成这次合作。”
  话音刚落,周围立刻响起了更加热烈的掌声。
  这番话既肯定了国家政策,又点明了市场规律,说得漂亮又得体。
  又有记者抢着追问:“秦先生,按您的说法,苏联是否还有很多我国需要的其他资源和技术?”
  “当然!”秦远肯定地点头,他决定再抛出一个重磅消息,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苏联在重工业、军事科技领域的积累非常深厚。”
  “很多技术、设备乃至专家资源,都是我们值得引进和学习的。”
  他稍作停顿,仿佛不经意地透露:“就在我回国前夕,古比雪夫市一位重要设计局的领导还私下询问我,我们中国目前对先进的火箭发动机技术,是否还有需求?”
  “他们似乎有一些……合作意向。”
  “火箭发动机?!”
  这个词如同平地惊雷,瞬间在所有记者耳边炸响!
  人群再次哗然!
  而比记者更加震惊的,是站在秦远身旁的蒋聘文!
  他是军人飞行员出身,在特殊部队服役多年,太清楚国内在航空航天领域,尤其是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方面面临的瓶颈和迫切需求了!
  苏联的火箭技术?那可是能跟美国在太空争霸的顶尖技术!
  他猛地一个激灵,瞬间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带来的,远不止是四架客机那么简单!
  而是一座前所未有的金矿!
  蒋聘文再也顾不得采访了,他几乎是强行打断了记者们的追问,一把拉住秦远的手臂,语气急切而低沉:
  “秦总,秦总,借一步说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