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捅向苏联的第一把尖刀(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缺少零部件基础?
  那就合作!
  初期从各大配套厂引进,逐步培养本土供应链。
  至于车企的名字.
  “就叫奇瑞吧!”
  秦远看向太子带过来的赵东来道:“奇遇祥瑞,我相信我们这群人聚在一起,注定能创造一个奇迹。”
  秦远觉得,有些事情还是得信一点“命”。
  既然历史绕了一个圈,最终还是选择了在安徽这片土地上孕育自主汽车品牌,那么“奇瑞”这个名字,理应延续它的传奇。
  根据赵东来的汇报,他们的团队也去了浙江寻求合作,但对方态度暧昧,并未给予明确支持。
  这也不奇怪,此时的浙江民营经济活力四射。
  乡镇企业、个体经济遍地开。
  一个温岭的摩托车厂就能引来外资关注。
  这个浙江温岭摩托车就是后来的钱江摩托,更别提还有个吉利李书福在台州虎踞龙盘。
  他们不搭理,实属正常。
  相比之下,安徽省内缺乏重磅产业,求发展、谋突破的愿望更为迫切。
  而远东贸易在国内闯下的赫赫名头,以及其背后隐约展现的打通苏联市场的强大能力,为这个合作方案增添了至关重要的光环和政治筹码。
  安徽方面愿意合作,某种程度上也是抱着“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的决心。
  “李总,”秦远看向太子李楚泽:“现在招牌有了,政策支持和启动资金也有了着落。”
  “但我们几个,说实话,都不懂如何具体造车。我们需要一个真正的内行,一个能掌舵的帅才。”
  李楚泽立刻问道:“你有合适的人选?”
  从他与秦远接触看来,他觉得秦远这个人,做每一件事之前,都会想好之后的具体步骤。
  造车,建立国产汽车自有品牌这种大事,肯定也会有一番规划。
  “人选我有,就在一汽。”
  秦远道:“不过,这位大才,可能需要你亲自再跑一趟东北,拿出最大的诚意,三顾茅庐也要把他请出来。”
  “没问题,不就是请个人吗?”
  李楚泽没有含糊,此刻在他心里造车这件事排在首位。
  别说是去东北请大才了,就是让他给对方当一段时间助理学习,他都能干。
  李远潮和宋濂完成的史诗级成就对他的影响太大了。
  他坚定认为,如果将奇瑞这个牌子立了起来,将其打造为第一家民营企业国产汽车品牌,绝对有资格触发另一个史诗级成就!
  有了目标,就有动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