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沉默 警觉与新的贪婪(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向前看!”宋濂的声音斩钉截铁,“造手机!这绝对是下一个时代,中国最需要、也最具战略意义的产业!”
  “手机?”李远潮怔住了。
  “对!我仔细研究过技术趋势。”宋濂的语速加快,认真道:“现在是模拟网(1g)时代,大哥大又贵又笨重,但在欧洲,gsm(2g)标准已经快要商用了。”
  “数字网络意味着更清晰的通话、更小的功耗、更便宜的成本!”
  “基于2g网络的小巧、便宜的手机,绝对会淘汰大哥大,甚至……未来很可能连我们的传呼机都会被它整合取代!”
  宋濂作为技术控,他的眼光已经看到了数年之后的未来。
  但他也清晰地感受到,秦远的狂飙突进,已经压缩了所有玩家的时间窗口。
  市场和时间,不会再给他们慢慢布局未来的空间了。
  秦远已经用奇瑞证明,游戏的玩法变了,必须用更具开创性、更宏大的项目,才能赢得时代的青睐。
  “我们必须立刻开始预研!布局通信标准,筹备手机研发!”宋濂下了决心。
  就在李远潮和宋濂被奇瑞风暴刺激,决心迈向更前沿的通信领域时。
  遥远的苏联,莫斯科。
  塔斯社关于奇瑞的报道,已经经由《真理报》等主流媒体转载,在苏联国内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中国新兴汽车力量奇瑞,引进欧洲先进技术,欲与伏尔加厂共研新时代车型!】
  这样的标题,对于几十年来看惯了拉达和伏尔加老面孔的苏联民众来说,无疑是一剂兴奋剂。
  而在苏联经济部的官员看来,这更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看啊,这就是我们改革开放、引进外资、私有化国企带来的丰硕成果。
  正是因为苏联允许了秦远收购奥恰科夫饮料厂、并且莫斯科国立银行给予了贷款支持,才使得秦远能够快速发展壮大,如今终于开始“反哺”苏联。
  这正是市场经济和国企私有化吸引外资、带来技术输入的“绝佳证明”。
  必须大书特书,歌功颂德!
  然而,在这场舆论的狂欢中心,伏尔加厂的厂长卡丹尼科夫,却保持着异常的冷静。
  他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坐在他对面的,正是许久未曾露面的别列佐夫斯基。
  此时的别列佐夫斯基,相较于以往那个锐气逼人、智商睥睨一切的金融天才,眉宇间多了几分难以掩饰的颓废和挫败。
  他在与远东贸易的汽车销售竞赛中一败涂地,秦远那种发动人民战争的“蜂群战术”和背后庞大的中国市场,让他输得无话可说。
  而更让他感到无力和挫败的是,秦远并没有满足于贸易上的胜利,竟然更进一步。
  不但在中国本土成立了自己的汽车公司(奇瑞),并且如今更是将手伸回了苏联,提出了要与伏尔加厂“技术合作,共同研发”的宏大计划。
  这种“反客为主”的格局和战略广度,远远超出了他最初设想的、仅仅在贸易层面赚取差价的模式。
  最让他内心刺痛的是,“与外资合作提升本国汽车工业”这个想法,他本人也曾萌生过,甚至私下进行过一些初步的调研和构思!
  可现在,一切风头和先机,都被秦远抢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