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逗弄袁绍(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便是陛下在冶城这几日捣鼓的东西?”
  “怎么样?张公以为如何?”
  张昭一脚踩在马镫上,却是身形极其矫健的跨坐于马鞍中央。
  快航见有陌生人来到自己背上,自然是不满的甩了两下。可就是这两下,便让张昭对铁马镫与高桥马鞍的发明叹为观止!
  “之前的布马镫,不过是上下马一用而已。远不及这铁马凳来的踏实,甚至可以在骑乘的时候腾空而起!”
  “还有这马鞍的前后高桥,使人骑于马上,根本感受不到半点颠簸!妙!妙!”
  张昭乘于马背,逐渐兴奋。
  同时,张昭心中的那些惶恐也开始慢慢消融。
  虽然马镫马鞍与粮食并无太大关系,但张昭不知为何总有股预感,就是刘邈已经准备好了。
  既然如此,那又有什么好犹豫的呢?
  张昭重新镇定心神,等到了宫室后,也便将袁涣交代的事情尽数告知刘邈——
  “两季稻确实可行,但却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曜卿发现,占城稻虽是一季早稻,却远不如本土的晚稻产量多。”
  “而且其稻穗也不如本土稻饱满。按照曜卿的说法,应当是因为占城稻尚未经过穗选之术。”
  早在孝昭皇帝时,关中就曾设有“稻田使者”一职。
  《汜胜之书》中也记载如“取禾种,择高大者,斩一节下,把悬高燥处,苗则不败”这样的穗选之术。
  汉地本土的稻种,实则已经经历了数百年的品种筛选,其品质远不是野蛮生长的占城稻能够比拟的。
  尤其占城稻毕竟是从交趾以南传播到汉地的,水土不服也是正常。
  想要让占城稻变成真正适合汉地的稻种,成为亩产品质都为上等的作物,其实啊还是任重而道远。
  “其次,曜卿担忧若是忽然展开全面的两季种植,恐怕会有损农田肥力。”
  土地的肥力是有限的。
  故此,早在先汉时就已经实行了休闲轮作。
  后来渐渐用上肥料,比如什么厩肥、蚕矢、缲蛹汁、骨汁、豆箕、河泥等都被广泛用作肥料,用以维持土地的肥力。
  如此施肥,在以往的田地上固然足够。
  可随着将来两季稻的推广,肥料毫无疑问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但刘邈听到此事后,非但不着急,反而兀自一乐!
  需求,这不就出现了吗?
  张昭并没有注意到刘邈的笑容,而是继续说起袁涣给出的解决方案——
  “首先便是集中收取城邑粪肥,以及用如今江东各地渔货码头多余出来的鱼骨、贝壳、鱼虾等物进行堆肥。”
  粪便作为肥料,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