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枢密院的突破口(月初求月票)(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高玥道:“调查几个没有官身的工匠,没什么难度。而且,自从大人在卫尉寺开启贡献点制度,大伙的积极性很高,办事效率比之前强了很多。”
  何书墨稍稍点头,对小高的工作表示肯定。
  隨后拆开她递送的报告,眼眸落定在一行行文字中间。
  上次依宝给出的情报,是关於曾经与金酒同一时间离开枢密院的工匠,如今在京城现状的情报而高玥他们调查的事情,则是关於那一批枢密院工匠,现在有无生活中的交集、共同点的情报。
  “名刀阁?”何书墨看到高玥的情报,面露一丝异。
  名刀阁,前礼部侍郎郭准曾经投资的李家產业。由李家族人李晓贤一手创办,主打精品刀剑,
  服务於京城公子哥以及带品级修为的武者。
  李晓贤曾经为了改进阁內技术,请军器坊坊主李丙祥做了一段时间技术指导。
  在何书墨刚刚办掉京查阁阁主袁承的时候,魏淳曾试图利用礼部郭准牵扯名刀阁,再通过名刀阁与李丙祥的联繫,把李丙祥从枢密院军器坊的位置上拽下来。
  从而重创气势正盛的贵妃党,
  不过,此事被赵世材泄露给何书墨,导致计划破產,最后仅仅是郭准一家遭受魏党处理。名刀阁和李丙祥都得以保全。
  何书墨没想到,看似远离朝政,名不见经传的刀剑工坊名刀阁,不止能牵扯郭准,居然又和当年金酒那一批人產生了联繫。
  虽然情报上已经写明,但上官既然发出疑问,高玥便主动解释道:
  “燕塑、韩象、朱春等人,虽然脱离了枢密院,可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汉子。脱离枢密院后,
  几人尝试自揽生意。但他们长期在枢密院做事,从未有过开店经歷,因此生意惨澹,入不敷出。后来,適逢名刀阁上升时期,燕塑经人介绍,认识了缺乏人手的李晓贤。因其手艺不错,外加要价便宜,所以李晓贤和燕塑保持了长期合作。至於其他人,则是因为燕塑的介绍,同样接到名刀阁的订单。”
  何书墨点头,简单总结了一下高玥的话。
  燕塑等一批工匠,下岗后创业失败,最后遇到贵人李晓贤,靠重操旧业,接名刀阁订单过活。
  何书墨再问道:“他们这些工匠,平常之间常联繫走动吗?”
  “很少。街坊邻里没发觉他们会与陌生人走动。”
  “接名刀阁单子的频率如何?”
  “前些年常接,最近几年,名刀阁生意平稳,燕塑等人也有了一批固定的熟客,没有当年那么需要名刀阁的单子。”
  何书墨微微点头,道:“这么说,名刀阁也算是他们几人当年的恩人了。我若借名刀阁的名义,把他们重聚一堂,你说,他们会不会情不自禁提及当年往事?”
  听到何书墨的打算,高玥和谢晚棠同时眼眸明亮。
  十八年前,燕塑等人便已经人至中年,最年轻的刘皓也有小三十岁。如今十八年过去,最年轻的刘皓估计已经抱上孙子,快成老头子了。一群老头子相聚一堂,要让他们不提及陈年旧事,几乎是不可能的。
  只要他们旧事重提,就不可能忽略改变他们人生轨跡,导致他们脱离枢密院的大事。
  而何书墨要的就是他们重提旧事,就是要他们把当年那场,事关军器坊坊主金酒的变动给说出来!
  涉及李家族人,何书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的依宝。
  京城的李家原本是以李家三房,李安邦马首是瞻。但经过平寧县主一事,李安邦被娘娘逐出权利中枢,李家三房在京城的產业、人脉、资源,多数归於二房,也就是依宝手中。
  因此,依宝这位李家贵女,其实已经是李家在京城事实上的话事人。
  这一点,从依宝替何书墨搜罗情报的效率,便能看得出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