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抵达黑河(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面对如此提问,林书平笑而不语,拿起酒杯跟武兆对碰:“我和四哥你一样,从未出过国,除了叶戈尔之外,也跟其他外国人没打过交道,四哥这样问我,我可不敢轻易给予肯定,这一切还得靠四哥你慢慢摸索才行。”
  走私车这件事,他是打死也不会去碰的。
  纵观这大半年来他所触碰到的生意,全都是合规合法,但凡沾一点违法的事情他都不会干,国库券买卖、琼州囤地以及深蓝汉卡的推出,全都是太阳底下做的事情,全都正大光明,这一切,为的就是以后自己做大做强了,不给任何人留下把柄,也不会给予上头清算的藉口。
  邹劲松他老爹干走私生意被判无期的事情,对於林书平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警钟。
  警钟长鸣之下,他自认乾乾净净,容不得被人泼脏水。
  哪怕日后到了香港,他也会如此行事。
  事实上,只要“罐头换飞机”这笔生意完成,他虽说不会跟这些京圈子弟彻底划清界限,但也会减少往来,方一武兆这边暴雷了,那跟武兆关係紧密的人,尤其是有金钱往来的人,必然会陷入万劫不復。
  所以林书平敬而远之。
  武兆眯起眼晴,然后哈哈大笑起来:“也对,不能什么事都要林老大你帮忙,林老大能给我们再次指一条赚钱的道,已经够义气——”
  林书平摇头道:“四哥,这可不是我指的道。”
  武兆闻言,再次哈哈大笑,他显然理解错了意思,当即便豪爽说道:“放心,就算我亏钱,也跟林老大你没有半毛钱关係。”
  隨后他就岔开了话题,聊起了他们京圈子弟的家长里短。
  京城流行大院文化,每个大院之间都有一些年轻人冒头,包括江潯、邹劲松、武兆、
  张志学等人在內的一眾子弟,其实都归属於计委大院,而像是空军大院儿和海军大院儿其实也有一群比较跳的子弟存在,不过这些人成年后,大多都被家里弄进去当了兵,而像是他们这些干部子弟,如果有些学识,要么是被送往国外留学,要么是靠著家里关係经商,总之混得差的寥寥无几。
  哪怕在没认识林书平之前,他们这群计委大院走出来的年轻人,也都凭藉各种路数赚到了普通人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
  除了前面提到的倒卖香菸之外,倒卖各种电器、传呼机之类也都有所尝试,不过大多都是赚个快钱,想要走正道,那就得学冯伦、邹劲松或者江潯,要么被安排进入单位上班,要么就直接凭藉手上的人脉关係,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凭藉先行一步的信息差,在深城、在沪市或者琼州等地,赚个盆满体满。
  而真正涉及到杀人放火之类的事情,因为良好的家庭教育关係,触及到人伦底线的事情,四哥这些人还真没碰过。
  但这只是年轻一代。
  像是邹劲松他老爹那种层面做没做过,没人能说得清楚。
  跟武兆碰过头,林书平又在燕京待了三天,三天后,他收到张和生打来的电话,一切已经准备就绪,可以启程了。
  当即,林书平和武兆便收拾好行李,在张和生的带领下,乘坐飞机,抵达哈尔滨。
  燕京与哈尔滨离得比较近,直线只有七百多公里,乘坐飞机只用了两个半小时。
  但是从哈尔滨到黑河行政专署口岸,那就需要漫长的时间了,全程大概七百公里,东北是建国之后,全国工业基础最好的地区,铁路里程曾占全国一半,虽然数十年过去,这里已经稍显破旧,但先前留下的资產却依旧丰富著这里的人们出行。
  单以火车速度计算,哈尔滨到黑河口岸只需要十个小时不到就能抵达。
  相比较开车,显然乘坐火车比较稳妥。
  尤其张和生这次亲自带队,副厅的排面安排个火车软座也是非常简单的,软座包厢的安保也非常达標,平均每小时都会有乘警巡逻。
  而林书平也是第一次乘坐火车软座,在八十年代末乘坐火车软座可不是开具单位介绍信那么简单了,这基本是身份的象徵,是需要达到正处以上的级別才能享受到的福利。
  因此,林书平和武兆在落地后,便会同张和生一道,选择乘坐火车前往黑河口岸。
  但在此之前,还要在哈尔滨火车站清点、检查货物。
  一百个火车皮的轻工业品,哪怕是在哈尔滨火车站暂停一天,也是惊动了当地部门,在张和生等人尚未清点完货物之前,当地警员全程待命,在前一天就已经抵达了火车站周边,对这一百个火车皮的轻工业品严防死守,基本不允许陌生人靠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