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暂避风头(3 / 4)
诸如燕京晚报、解放日报和一些经济报、广播报等等,都被林书平一一买下,他拎著足足二十份左右的报纸,登上了一辆计程车,然后前往早先订购的酒店房间內。
此刻林书平宛如惊弓之鸟,尤其是他觉得马德胜被抢,跟自己脱不开关係后,一时觉得去哪都不太安全,於是便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查阅相关信息,结果他翻遍了所有的报纸,甚至把社会新闻板块也都认真查阅了一下,却发现根本没有报纸来报导自己的事跡。
“不大可能啊!”
林书平眉。
他了解这个时代,跟后世信息大爆炸不同,在这个时代,像是“罐头换飞机”这种事情绝对是最吸引民眾眼球的报导,这样的讯息也绝对会迅速传播,但现在他翻遍了二十多份报纸,却根本没看到关於自己的报导。
想起马站长提到的《扬子晚报》,林书平便心中一动。
《扬子晚报》主要面向江苏、安徽一带发行,因为发展迅速,近段时间来,在沪市也能购买到,但主要就是向南方发行,长江以北基本杜绝。
因此林书平便拿起电话,稍微翻阅了下电话簿,便把电话打给了之前打过交代的沪市日化二厂厂长,贾璋。
贾璋得知林书平的请求,也没有二话,直接就让人驱车去把最近一周的《扬子晚报》
全都买了过来,一边跟林书平通电话,一边翻阅报纸,很快就把其中一份报纸抽了出来:“林总,阿拉找到了呀,但这是六天前的报纸,上面的確写著您的事跡,噢哟,这文章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上面写著:《中国第一倒爷:他用暖水壶换飞机!》—”
隨著贾璋的表述,林书平很快就明白,这份报纸就是之前马站长让自己看的那份!
林书平询问道:“其它日期没有报导么?”
贾璋继续翻了翻其它报纸,说道:“没得啦!”
林书平点头:“我需要的信息已经了解到,感谢贾厂长帮忙,下回到了沪市,我单独请贾厂长吃饭。”
“要的要的,不过这顿饭必需我请。”
贾璋笑道,然后忽然压低声音问道:“林总,您是不是想找人报导您的事跡?我在沪市財经报有朋友,我让他们给您宣传宣传?”
林书平哭笑不得:“別,贾厂长,谢谢您的好意,这事儿真不值得宣传,您是不知道,就因为《扬子晚报》的这份报导,我最近是被影响的焦头烂额。”
贾璋闻言,立即附和道:“这些无良媒体也真是的,没有经过您的同意就发布关於您的报导,林总,我支持你打官司,我在法律界也是很有人脉的,我给你介绍沪市最顶尖的律师!”
.....
林书平无力吐槽,草草敷衍几句后,便掛断电话。
看来跟张和声打个招呼还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不知道报导减少,甚至消失,跟张司长到底有没有关係,但至少现阶段看来,相关影响力已经开始不断减弱,这总归是件好事,至少不至於让林书平那么被动。
中国第一倒爷这个称號,牟其中当年戴的不亦乐乎,但林书平却弃之如履,根本躲都来不及。
现阶段,他只想安安静静做生意,不需要这要命的虚名。
就算需要,也是需要文化人的身份给自己贴金。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文人还是很风光的,王朔、莫言、路遥等等,个顶个的都是文坛大佬,少女心中的偶像。
而北岛、海子、顾城、舒婷这四大诗人,也都是风靡校园。
这些文人在当下的青年群体中备受欢迎,追捧作家与诗人,成为当代风潮,反倒是歌手、演员等,因为作品传播媒介有限的原因,还都没有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所以,像是香港文坛新人王这类的称號,林书平当然是却之不恭。
甚至其他的一些名气,林书平也可以酌情接受,但却绝对不能跟“倒爷”沾边! ↑返回顶部↑
此刻林书平宛如惊弓之鸟,尤其是他觉得马德胜被抢,跟自己脱不开关係后,一时觉得去哪都不太安全,於是便把自己关在酒店房间,查阅相关信息,结果他翻遍了所有的报纸,甚至把社会新闻板块也都认真查阅了一下,却发现根本没有报纸来报导自己的事跡。
“不大可能啊!”
林书平眉。
他了解这个时代,跟后世信息大爆炸不同,在这个时代,像是“罐头换飞机”这种事情绝对是最吸引民眾眼球的报导,这样的讯息也绝对会迅速传播,但现在他翻遍了二十多份报纸,却根本没看到关於自己的报导。
想起马站长提到的《扬子晚报》,林书平便心中一动。
《扬子晚报》主要面向江苏、安徽一带发行,因为发展迅速,近段时间来,在沪市也能购买到,但主要就是向南方发行,长江以北基本杜绝。
因此林书平便拿起电话,稍微翻阅了下电话簿,便把电话打给了之前打过交代的沪市日化二厂厂长,贾璋。
贾璋得知林书平的请求,也没有二话,直接就让人驱车去把最近一周的《扬子晚报》
全都买了过来,一边跟林书平通电话,一边翻阅报纸,很快就把其中一份报纸抽了出来:“林总,阿拉找到了呀,但这是六天前的报纸,上面的確写著您的事跡,噢哟,这文章我还是第一次看到,上面写著:《中国第一倒爷:他用暖水壶换飞机!》—”
隨著贾璋的表述,林书平很快就明白,这份报纸就是之前马站长让自己看的那份!
林书平询问道:“其它日期没有报导么?”
贾璋继续翻了翻其它报纸,说道:“没得啦!”
林书平点头:“我需要的信息已经了解到,感谢贾厂长帮忙,下回到了沪市,我单独请贾厂长吃饭。”
“要的要的,不过这顿饭必需我请。”
贾璋笑道,然后忽然压低声音问道:“林总,您是不是想找人报导您的事跡?我在沪市財经报有朋友,我让他们给您宣传宣传?”
林书平哭笑不得:“別,贾厂长,谢谢您的好意,这事儿真不值得宣传,您是不知道,就因为《扬子晚报》的这份报导,我最近是被影响的焦头烂额。”
贾璋闻言,立即附和道:“这些无良媒体也真是的,没有经过您的同意就发布关於您的报导,林总,我支持你打官司,我在法律界也是很有人脉的,我给你介绍沪市最顶尖的律师!”
.....
林书平无力吐槽,草草敷衍几句后,便掛断电话。
看来跟张和声打个招呼还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不知道报导减少,甚至消失,跟张司长到底有没有关係,但至少现阶段看来,相关影响力已经开始不断减弱,这总归是件好事,至少不至於让林书平那么被动。
中国第一倒爷这个称號,牟其中当年戴的不亦乐乎,但林书平却弃之如履,根本躲都来不及。
现阶段,他只想安安静静做生意,不需要这要命的虚名。
就算需要,也是需要文化人的身份给自己贴金。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文人还是很风光的,王朔、莫言、路遥等等,个顶个的都是文坛大佬,少女心中的偶像。
而北岛、海子、顾城、舒婷这四大诗人,也都是风靡校园。
这些文人在当下的青年群体中备受欢迎,追捧作家与诗人,成为当代风潮,反倒是歌手、演员等,因为作品传播媒介有限的原因,还都没有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所以,像是香港文坛新人王这类的称號,林书平当然是却之不恭。
甚至其他的一些名气,林书平也可以酌情接受,但却绝对不能跟“倒爷”沾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