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最后一笔匯款(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当下没有网际网路的时代,查询资料是需要逐页逐页的翻看的,他买这些书,並不是要把所有书籍都看完,毕竟他心中早已有所积累,他只会在想不起一些歷史细节时,才会翻阅相关书籍查询。
  至於《寻秦记》这部小说,林书平前世就已经翻阅过两三遍,在剧版播出后,更是多次反覆的观看。
  在网路小说尚未风靡之前,很多內地的观眾基本上都是通过《寻秦记》这部电视剧,才打开对穿越时空的认知。
  那第一次观看穿越剧带来的震撼,经常会浮现许多八零后、九零后的脑海。
  所以哪怕剧版播出二十多年后,《寻秦记》依旧会经常成为优酷热播剧集的top20甚至是top10,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让无数人时隔多年后依旧会翻出来反覆观看。
  因此,怀揣著对经典的敬畏,林书平哪怕是在写《寻秦记》剧本时,也会做到足够细致认真,一丝不苟。
  但时隔两世,有些剧情在细节方面,是属实记不清了,所以这就需要林书平的文学功底来发挥作用了。
  他首先把《寻秦记》中的角色以及角色性格、背景等以小传的形式都一一写下,而后再写下故事里的种种大小剧情,紧接著再把这些剧情搭配角色人物性格、真实履歷等进行加工创作。
  说实话,林书平自认阅读过数百上千本网络文学架空歷史小说,在文学网站担任责编时,阅读过的秦穿小说也是数不胜数,对於小说的创作,以及爽点的营造,绝对领先整个八零和九零年代。
  但他却又不能写的太过领先,一些细节必须符合这个时代的特质。
  因此他创作起来也真的是压著爆棚的灵感在写,唯恐写的剧情、台词太过超前,导致当下这个时代的观眾根本看不懂。
  而就在林书平认真思考《寻秦记》剧情並写下第一个字的时候,东北方面也有了许多动静,例如林书平第二次送货时,遇到的黑河抢劫,以及第三次龙一、龙二他们遇到的团伙持刀行凶案,如今在各方督促下,终於在今日有了结果。
  马德胜当初被人捅了一刀,走私的几十块手錶全部被抢,这事儿虽然没报警,但还是被海关人员注意到,並上报给了组织单位,进行了立案调查。
  而第三次运货时,龙一、龙二遇到的团伙持刀行凶,也是在当场被警方抓了个正著。
  经过这一两周时间的调查后,警方成功捣毁了这两个犯罪团伙。
  第一个犯罪团伙只有两人,都是附近厂区工人,他们得知了“第一倒爷”事跡后,在海关临时起意,结果抢劫错了人。
  第二批犯罪团伙,则基本上都属於城镇待业青年,年纪大多在十五岁到三十岁不等,平日里做一些倒买倒卖的生意,但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终也没赚到几个钱,也经常在迪厅和溜冰场等地经常小打小闹,偶然听闻了“第一倒爷”的事跡后,就萌生歹意,直接就在蹲守海关门口,结果被武兆不守武德,直接拿枪撂倒。
  但是,对於在现场开枪自保的武兆,却並没有人提起。
  林书平在得知这两个案子的消息后,也是有些后怕。
  当初如果不是他临时起意,让马德胜代替自己去送货,搞不好屁股上扎一刀的人就是自己了,甚至更恶劣一点,这一刀,万一刀错了位置,那绝对会让人悔恨终生。
  不过现在不同了,他现在安全感十足。
  平日里都有龙一、龙二两个退伍军人贴身保护,而且还隨身携带眾生平等器,这样一来,起码容错率就高了许多,只要做事谨慎一些,不主动惹事,便不会出什么大错。
  接下来两天,林书平在川渝边创作边等候,很快,来自苏联的第四架飞机就抵达了榕城双流机场。
  接到川航总经理徐彬伟的电话联繫后,林书平就立即动身乘车前往机场。
  抵达川航总经理办公室后,徐彬伟看了一眼跟在外面的两位身强体壮的保鏢,微微一笑。
  他一边拎著茶壶,给林书平的水杯倒水,一边感慨道:“世道不好混,导致现在的犯罪率已经越来越高了,你在东北边境遇到的事情,我听说了——
  “你知不知道,那群团伙里,有个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是个惯犯?他早几年因为偷窃失手伤人,已经吃了几年牢饭,这次又起了歹意,找你麻烦,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我听说这次胡司长很震怒,亲自打招呼了,等待这群犯罪团伙的,无非就是两个结局——””
  “哪两个结局?”林书平好奇问道。
  徐彬伟笑呵呵道:“胡司长都发话了,你还不懂?要么牢底坐穿,要么直接枪毙。”
  林书平心中一惊,但旋即又平復下来,笑道:“那也是应该的,对待这种再三劳教都不知悔改的人,应该从重处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