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短暂的安稳,另一篇论文(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横幅下面,是沾了雨的湿漉漉红毯,以及商家开业时才会准备的大环。
  “啊这?”
  韩舒竭力回想著,他在世俗圈闯出的名头,怎么都和徐文教授的研究领域不搭边,怎么就值得他摆出这么一副架势来了。
  “请问你是?”还在摆放红灯笼的男人低下头,询问道,那人看起来三十多岁,头髮不算旺盛,该是徐教授手下的博士生。
  “我叫韩舒。”
  “韩··:”那博士生抬头看看横幅,又低头打量来人,来回反覆了几次,有点摸不著头脑了。
  导师请的是这位?
  年纪未免太小了吧?
  毕竟是匆匆忙忙邀请来做学术研究的贵客,他还以为是哪个名牌高校中的教授。
  “学弟,看你的样貌应该是本科生吧?”
  “大二了。”
  “那你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
  “徐文教授研究团队的实验室。”
  “嗯··,”那名博士生的学长忽然发出一声沉闷,匆匆爬下梯子,慌忙跑去了实验室內。
  很快,徐文教授赶了出来,他有四十多岁,脑袋扁平,带著眼镜,眼角斜长,模样看著不像学者,更像是精明的商贩。
  “你好你好你好:·:”他拽著韩舒的手摇晃了起来。
  韩舒不知道对方的用意,开门见山道:“如果是之前的石墨烯新式材料的话,我对国內放开了专利,墨生科技也有成品可用·:.”
  “不是那个,不是那个。”徐文摆摆手,“氢能本来就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和清北大学的联合科研团队正在攻克一个关於新催化剂的关键课题,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高效、稳定、低成本的制氢。”
  “团队里集结了诸多生化和能源领域的教授,但我们都没想到,难题被你突破了。”
  “听国防科大的一个朋友说,这甚至是你一个人完成的。”
  啪!
  韩舒双拳握手一拍,总算搞清楚了状况。
  当时研究“at-6”系列机器人,一股脑扑在了机器性能和外观设计上,完全忽略了造物之外的技术,“制氢”催化剂是无心插柳的產物,源自製作氢燃料电池时的思维发散。
  “还真有这么一回事。”
  徐文紧紧握住了韩舒的双手:“我实在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契机,能让堪堪二十的你实现了对该技术的突破。”
  嗯::
  韩舒略作思索,总不能说是在製作“大蜘蛛”对敌武装中的意外產物,这样对一些研究者是不是太没礼貌了。
  “我呼吸道不好,生活在一个重污染的城市,从小就对清洁能源感兴趣,从初高中就在涉猎研究了。那看似偶然的灵光乍现,却是我长达七年的积累。”
  “难怪··,”徐文禁不住晞嘘感慨,“我就说嘛,老陈说你是三天研究出来的,那未免也太离谱了。”
  “那徐教授,您看我是陈述下思路,还是现场给你模擬实验一番?”知道了对方的用意,韩舒也不藏著掖著,学术交流本来就值得高兴的事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