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人际圈子,就是一个套一个(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时的临床试验,有中科院脑科智创中心和一眾顶级医院参与,外部设备接受神经信號的速度和准確性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了。
  韩舒记得,这个新闻早在暑假期间就报导过了,不过热度不高,多平台加起来兴许有几百万的播放量。
  当时评论区的高赞评论,有一条是:“盲猜2077年有不少人会在这个视频底部考古”
  韩舒觉得这评论挺有意思,起码说明了墨生科技在做开创性的事业,那些技术和装备给了偏瘫患者重新站立,重新拿握东西的机会。
  就这么一条意义十足的新闻,当时却被娱乐圈的爆点给压下去了,实在令人不解。
  “我明白了。李所长身边有哪位亲人因为这项技术而受益了?”
  “是我夫人。”李国兴摘下毛线帽,放在桌前细细欣赏,“不敢想像,在瘫了半侧身子后,有朝一日,她居然还能织出这么好的东西。”
  徐文和四个好友拍桌起身,凑向前去。
  这帽子是脑机控制的外部肢体织成的?
  印象中,他们对机械肢的认知还停留在僵硬笨拙的层面,能拿起水杯来喝口水就不错了,织帽子什么的,有点过於离谱了。
  李国兴將帽子重新戴好,把帽沿儿的国旗標摆正了。
  韩舒笑道:“李所长太抬举学生了,李师母只是碰巧用了我们的技术產品而已。”
  “她碰巧瘫了,你们碰巧研究了这项技术,她碰巧用了,你我又碰巧相遇了,你能说这不是缘分吗?”
  “那就算敬这份善缘。”韩舒再次举起杯子。
  几个老前辈一同起身,手中的酒杯围成了一个圈。
  他们笑了,笑得轻鬆又带著几分自嘲,这些日常与方程、实验、数据打交道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材料专家,竟然会在此刻向“缘分”这种神秘飘渺的东西举杯致意。
  但仔细想想,没人能说这不是一种缘分。
  “敬善缘!”
  砰~
  李国兴喝完,重新把话题拉回了正轨:“虽然我研究物理,但我同样相信奇蹟,我相信你在聚变能源领域也能闯荡出一番作为。”
  “12月1日,这一届的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会在洛杉磯举行,中方代表有四人,现在看来,完全能够增加一位了。”
  “嗯?”
  韩舒一愣,会不会有点太巧了,自己正口渴呢,就有人將水递到面前了。
  墨家老祖在上,弟子福缘深厚。
  “怎么,有顾虑嘛,是担心学校那边的课程?我可以以研究所的名义致函一封,当作你的请假条。”李国兴问道。
  “没有。”韩舒回道。
  致函请假,未免有点太奢侈了。
  “谢过李所长了,下个月1號之前,我会与您这边联繫。”
  “好说好说。”
  谈话之际,饭菜已经端上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