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功臣心思各不同(2 / 4)
寨桑把自己未出嫁的小女海兰珠介绍给了孙可望,孙可望询问了元首府,徐晨对这样的联姻也是乐于见成,专门让赵叔去辽东代表大同社主持两人的婚礼,现在两人成亲已经有大半年时间,海兰珠怀孕三个月。
孙磊闻言大喜:“太好了!大哥终于也要有后了!”
他猛地站起身,“我这个做叔叔的,得给未出世的侄儿准备点礼物。”
说着便走进内室,不一会儿捧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首饰盒。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副长命锁和四个金项圈,一大四小,做工精美,金光灿灿。
孙可望见状眉头微蹙:“这些费不菲吧?”
孙磊不以为意地摆手:“我在工业钱庄做掌柜,虽说没什么实权,但就是有点钱,俸禄奖金加起来,一年也有上万两银子。不瞒大哥,就连总理大臣的收入都没我高呢!”
孙可望脸色一沉,厉声道:“休得胡言!总理大臣也是你能非议的?”
孙磊自知失言,连忙拍了下自己的嘴巴:“小弟酒喝多了,口无遮拦。”
工业钱庄是大同市最大的钱庄,光存款就有上亿两,他平时借贷的买卖就是几万到几十万两不等,想要做生意的商人自然就围着他拍马屁了,这让他反而有点飘了。
孙可望凝视着弟弟,语气严肃:“如此口无遮拦,我现在反倒庆幸你没入官场了。但你手中经手的银钱如流水,若把持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孙磊马上保证道:“大哥放心,大哥放心,就某现在赚的钱都不光,更不要说督察府,御史府,议会都盯着我们,小弟万万不敢起不该起的心思。”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你可知在辽东,发配最多的是哪类人。”
孙磊道:“应该是地主士绅吧。”
孙可望冷哼道:“是我们大同社员。”
孙可望语气沉重,“元首待我等不薄,俸禄优厚,公使钱充足,衣食住行皆有福利,每半年还有大夫来检查身体,可谓关怀备至,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关怀也不过如此。
但若有社员犯法,元首处置起来也绝不手软。光在辽东,因贪腐被处置的社员就上万了。我不想哪天你也步他们的后尘。”
孙磊连连摇头道:“不会的,不会的,小弟最听元首的话。”
这时,刘瑜端茶进来,听到他们的谈话,不禁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大伯又添几分敬意。在他印象中,那位在金陵商界呼风唤雨的姐夫,还从未被人如此训诫过。
孙可望转向刘氏,郑重道:“弟妹,你要替我看着他。若他有行差踏错之处,定要及时劝阻。若他不听,立即写信告知我。”
刘氏恭敬应道:“谨遵大伯吩咐。”
孙磊有些不服气:“兄长,我也不至于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吧?”
孙可望冷哼一声:“每日从你手中流过的银钱如江河奔涌,就连为兄都未必能把持得住,何况是你?记住,新朝初立,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一步行差,万劫不复啊!”
屋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三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看着面色凝重的大人们,不安地依偎在母亲身边。
孙可望见状,语气缓和下来,从行囊中又取出一些辽东特产分给孩子们,屋内气氛这才轻松些许。
夜深了,孙可望婉拒了弟弟留宿的邀请,起身告辞。孙磊执意相送,兄弟二人并肩走在寂静的街道上。
“大哥,”孙磊忽然低声道,“谢谢你今日的提醒。我确实有些忘形了。”
孙可望拍拍弟弟的肩膀:“咱们兄弟能有今日,来之不易。记住,无论地位多高,财富多少,都不能忘了本心。”
招待所内灯火通明,李自成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仍在施工的工地出神。
“大哥!”刘宗敏粗犷的声音先于人至,厚重的木门被推开,三个身影陆续走进来。
李过率先行礼:“叔父安好。” ↑返回顶部↑
孙磊闻言大喜:“太好了!大哥终于也要有后了!”
他猛地站起身,“我这个做叔叔的,得给未出世的侄儿准备点礼物。”
说着便走进内室,不一会儿捧出一个精致的紫檀木首饰盒。打开盒盖,里面是一副长命锁和四个金项圈,一大四小,做工精美,金光灿灿。
孙可望见状眉头微蹙:“这些费不菲吧?”
孙磊不以为意地摆手:“我在工业钱庄做掌柜,虽说没什么实权,但就是有点钱,俸禄奖金加起来,一年也有上万两银子。不瞒大哥,就连总理大臣的收入都没我高呢!”
孙可望脸色一沉,厉声道:“休得胡言!总理大臣也是你能非议的?”
孙磊自知失言,连忙拍了下自己的嘴巴:“小弟酒喝多了,口无遮拦。”
工业钱庄是大同市最大的钱庄,光存款就有上亿两,他平时借贷的买卖就是几万到几十万两不等,想要做生意的商人自然就围着他拍马屁了,这让他反而有点飘了。
孙可望凝视着弟弟,语气严肃:“如此口无遮拦,我现在反倒庆幸你没入官场了。但你手中经手的银钱如流水,若把持不住,后果不堪设想。”
孙磊马上保证道:“大哥放心,大哥放心,就某现在赚的钱都不光,更不要说督察府,御史府,议会都盯着我们,小弟万万不敢起不该起的心思。”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你可知在辽东,发配最多的是哪类人。”
孙磊道:“应该是地主士绅吧。”
孙可望冷哼道:“是我们大同社员。”
孙可望语气沉重,“元首待我等不薄,俸禄优厚,公使钱充足,衣食住行皆有福利,每半年还有大夫来检查身体,可谓关怀备至,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关怀也不过如此。
但若有社员犯法,元首处置起来也绝不手软。光在辽东,因贪腐被处置的社员就上万了。我不想哪天你也步他们的后尘。”
孙磊连连摇头道:“不会的,不会的,小弟最听元首的话。”
这时,刘瑜端茶进来,听到他们的谈话,不禁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大伯又添几分敬意。在他印象中,那位在金陵商界呼风唤雨的姐夫,还从未被人如此训诫过。
孙可望转向刘氏,郑重道:“弟妹,你要替我看着他。若他有行差踏错之处,定要及时劝阻。若他不听,立即写信告知我。”
刘氏恭敬应道:“谨遵大伯吩咐。”
孙磊有些不服气:“兄长,我也不至于连这点自制力都没有吧?”
孙可望冷哼一声:“每日从你手中流过的银钱如江河奔涌,就连为兄都未必能把持得住,何况是你?记住,新朝初立,多少双眼睛盯着咱们,一步行差,万劫不复啊!”
屋内一时寂静,只有烛火噼啪作响。三个孩子似懂非懂地看着面色凝重的大人们,不安地依偎在母亲身边。
孙可望见状,语气缓和下来,从行囊中又取出一些辽东特产分给孩子们,屋内气氛这才轻松些许。
夜深了,孙可望婉拒了弟弟留宿的邀请,起身告辞。孙磊执意相送,兄弟二人并肩走在寂静的街道上。
“大哥,”孙磊忽然低声道,“谢谢你今日的提醒。我确实有些忘形了。”
孙可望拍拍弟弟的肩膀:“咱们兄弟能有今日,来之不易。记住,无论地位多高,财富多少,都不能忘了本心。”
招待所内灯火通明,李自成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仍在施工的工地出神。
“大哥!”刘宗敏粗犷的声音先于人至,厚重的木门被推开,三个身影陆续走进来。
李过率先行礼:“叔父安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