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藩属友好通商条约与敲打军官(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看人员到齐,徐晨站起身,缓步走上戏台。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徐晨扫视全场,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这段时间开公民议会,处理江南事宜,总算抽出空,让兄弟们从天南地北回来聚一聚。也听到了不少声音。”
  他顿了顿,台下极其安静,落针可闻。
  “有兄弟觉得自家待遇差了,有兄弟觉得自己功劳大、资历老,得到的却不如后辈……有这些想法,私下里发发牢骚,正常。人嘛,总有自己的看法,觉得考评不公,我也能理解。”
  他的声音渐渐转冷:“但是!因为这些个人看法,就满腹牢骚,带到工作中,影响到军政事务,甚至对朝廷决策阳奉阴违!这就是我大同社的纪律绝不能允许的!”
  “唐太宗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今天请兄弟们来看这出戏,以史为鉴,大家都好好看看,对照对照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好了,话就说到这。开场吧。”徐晨说完,走下戏台,回到自己的座位坐下。
  “当当当——!”一阵急促而压抑的锣鼓声响起,大幕缓缓拉开。
  背景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幕布。一名年轻英武、扮演将军的武生登场,他手持长枪,带领着一小队“士兵”,在舞台上辗转腾挪,以少胜多,杀得“敌军”人仰马翻。唱词慷慨激昂,讲述着这位年轻将领的勇猛与功绩。
  通过旁白和唱词,台下众人渐渐明白,这演的是明朝开国名将蓝玉早年的故事。
  许多年轻将领立刻产生了强烈的代入感!蓝玉一个百姓,凭军功一路晋升,和他们何其相似!他们也是从一个小兵、一个流民,跟着元首,靠着敢打敢拼,一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台下开始出现叫好声和热烈的掌声,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戏曲一幕幕推进。蓝玉北征大漠,奇功盖世,终于在捕鱼儿海一战中,几乎彻底摧毁北元王庭,俘获无数,达到了人生功业的顶点!
  台下众将看得心潮澎湃,这与他们横扫漠北、擒获蒙古大汗、攻破北京、席卷江南的辉煌战绩何等相似!一种巨大的自豪感在剧场里弥漫。
  然而,就在剧情达到最高潮时,乐师的调子陡然一变,从激昂慷慨变得阴沉诡谲。
  功成名就后的蓝玉,开始变了。他居功自傲,变得骄横跋扈,无法无天。舞台上,他强占北元王妃,玷污败俘之妇;他率军返回边关,只因守城士兵未能及时开门迎接,竟然悍然下令部下攻打自己的关隘,纵兵毁关!台下原本热烈的气氛渐渐冷却下来,不少人皱起了眉头。
  剧情继续发展。回到京城后,蓝玉认为自己的功劳足以位列群臣之首,竟然主动向朱元璋索要“太师”之位。朱元璋只封了他“太傅”,他便心生怨望,经常在公开场合抱怨:“吾功劳如此,难道还做不得太师?”不满之情,溢于言表。他甚至开始暗中结交部将,密谋不轨……
  台下,许多将领的额头开始冒汗了。蓝玉的这些行为,他们太熟悉了!抱怨封赏不公、居功自傲、对元首的决策私下非议……这些事,他们自己或者身边的同僚,多多少少都做过!一种不祥的预感开始笼罩心头。
  最终,锦衣卫告发,蓝玉案发。舞台上的灯光变得惨白,蓝玉被披枷带锁,昔日英武的将军沦为阶下囚。最后一场,是蓝玉被押赴刑场,处以碟刑。
  当最后的幕布骤然落下,只剩下一声沉重如丧钟般的锣响在空荡荡的戏台上回荡时,整个戏院陷入了一片死寂。
  落针可闻。
  刚才还热血沸腾、与有荣焉的将领们,此刻个个面色惨白,冷汗涔涔而下,不少人甚至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背,仿佛能感受到那想象中的冰冷刀锋和撕裂般的痛楚。
  他们终于明白了元首请他们看戏的真正用意,这是一次极其严厉、直刺心灵的警告。蓝玉的赫赫战功,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蓝玉的骄狂跋扈,他们似曾相识;而蓝玉那血淋淋的下场……则让他们不寒而栗,如坠冰窟。
  然而,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里,戏台上的锣鼓声竟毫无预兆地再次敲响!
  “咚!咚!哐——!”
  这次的鼓点更加沉重、急促,带着一种沙场的肃杀和金戈铁马的碰撞之声。众将愕然抬头,只见幕布再次缓缓拉开。
  背景换成了残破的城墙和燃烧的烽火,显然是一场惨烈的攻城战。一名穿着元末明初样式札甲、扮演中年将领的武生,正挥舞战刀,声嘶力竭地指挥着士兵们仰攻一座城池。箭矢如雨,滚木礌石不断从城头落下,不断有“士兵”惨叫着倒地。
  “弟兄们!跟我冲!破了此城,为大帅扫平障碍!”那将领身先士卒,极其勇猛,亲自攀爬云梯。战斗异常激烈,舞台上扮演双方士兵的龙套们厮杀在一起,刀来枪往,不断有人“战死”,人数肉眼可见地减少。
  突然,一名扮演蒙古士兵的演员,从角落猛地刺出一枪,直取那中年将领的后心!眼看就要得手,千钧一发之际,一名扮演亲兵的小卒猛地从旁边扑了过来,用身体硬生生替主将挡住了这致命一枪!
  “将军……快走!”亲兵口吐“鲜血”,倒地不起。
  那将领目眦欲裂,反手一刀劈翻了蒙古兵,然后扑到亲兵身边,将他抱在怀里,声音颤抖:“兄弟!兄弟!你挺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