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大战之前先换天子与工业的降维打(1 / 5)
第420章 ,大战之前先换天子与工业的降维打击
翌日清晨,内阁首辅张镜心刚从睡眠中醒来,就接到了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黔国公沐天波竟护着隆武帝,连夜逃离了苍梧,直奔云南而去!
这个消息让张镜心瞬间手脚冰凉,如坠冰窟。他们这些文臣还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抵抗大同军,皇帝却先跑了!这简直是将他们最后一点抵抗大同军的士气都彻底抽空!
他暴怒之下,立刻就想点兵去追回皇帝。然而,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沐天波带来的云南土司兵,在其家将的带领下,也正拔营起寨,紧随天子车驾之后返回云南。
加上皇帝带走了作为禁卫核心的几社军杜麟征部,此刻苍梧城内根本无兵可派,即便有兵,也绝无可能从沐天波和杜麟征手中强行追回皇帝。
张镜心颓然坐倒,半天后他强打精神,重新召集内阁与六部官员。众人得知天子弃城而逃后,脸上无不露出灰败与愤懑之色。
然而,事已至此,他们已无路可退。抵抗大同军,不仅仅是为了大明的江山,更是为了他们自身以及所代表的整个士绅阶层的生死存亡。
与昨日的会议相比,今日的气氛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种悲壮的决绝。张镜心内心甚至闪过一丝悔意,早知隆武如此懦弱无能,当初就该拥立一个更有胆魄的宗室。
“即便天子南巡,我等也须将这大明的天撑下去!”张镜心嘶哑着嗓子,努力提振士气。
“大同军三路来攻,我等便分兵三路抵御!老夫亲自去广州,看看能否挡住东路大同军的兵锋!”
户部尚书林蛰咬牙道:“那本官就去桂林府,协助防守北路!”
工部尚书王成道:“本官去贵州,督促西线防务!”
兵部尚书王伉沉思片刻,道:“黔国公昨日所言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正面野战,我军绝非大同军对手。西南的崇山峻岭、酷暑瘴气,方是我军最大的依仗。若能依托坚城险隘,节节抵抗,将战事拖入雨季,凭借恶劣气候消耗敌军,或可使其师老兵疲,损失过半,届时或有一线胜机。此持久消耗之策,或许是我等唯一的机会。”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这已是绝境中唯一看似可行的战略了。
“我等已无路可退了!唯有血战到底!一城一地地抵抗!南中之地,城隘成百上千,我等必能坚持到最后!”众人只能以此互相激励。
王伉又道:“我去南中安南、暹罗等藩国,尝试借兵,哪怕能得来三五千援军,也是好的!”
四人划分了任务,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这座瞬间变得空空荡荡、毫无希望的“行在”苍梧。
大同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广州城。
张镜心重返广州后,立刻以南明首辅之尊,召集全城士绅,商议守城之策。
何吾诌厉声道:“张阁老,天子,天子,你没带过来,援军,援军你也没带过来,你是用我等钱财买你首辅之名吗?”
广东士绅对张镜心极其不满,隆武登基之初,他们捐钱捐物,就是想让朝廷来保护他们的财产。
结果大同军打过来,天子跑了,他们出钱养的狼兵也跟着天子跑了,除了张镜心得到一个首辅之名,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所以这些人想要张镜心给他们一个交代。
张镜心眉头紧皱道:“天子南巡,非老夫所愿,现在最重要的事,商议出一个抵抗大同军的策略。”
何吾诌却说道:“天子既然不和我等同心,那我等就不认这个天子,某以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重新推举一位天子出来。”
张镜心惊愕,马上劝说道:“大战将近不是内斗的时候。”
何吾诌却大义凛然道:“正是因为大战将近,还要重新推举天子,一个只会逃跑的天子,如何鼓舞军心士气?”
广东士绅梁国栋道:“说的没错,天子弃国,我等当重立天子,振奋军心士气,某提议晋江王为天子。”
结果另一个士绅道:“晋江王非太祖血脉,如何能立为天子?老夫以为当立唐王为天子。”
“唐王非江南人,岂能为我等天子,他要是弃国而逃,我等该怎么办?晋江王就不同了,他祖籍桂林想逃也逃不掉。”
“唐王勇武过人,在广东的这段时间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只有这种身先士卒之人才能为我等天子。” ↑返回顶部↑
翌日清晨,内阁首辅张镜心刚从睡眠中醒来,就接到了如同晴天霹雳般的消息:黔国公沐天波竟护着隆武帝,连夜逃离了苍梧,直奔云南而去!
这个消息让张镜心瞬间手脚冰凉,如坠冰窟。他们这些文臣还在绞尽脑汁思考如何抵抗大同军,皇帝却先跑了!这简直是将他们最后一点抵抗大同军的士气都彻底抽空!
他暴怒之下,立刻就想点兵去追回皇帝。然而,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沐天波带来的云南土司兵,在其家将的带领下,也正拔营起寨,紧随天子车驾之后返回云南。
加上皇帝带走了作为禁卫核心的几社军杜麟征部,此刻苍梧城内根本无兵可派,即便有兵,也绝无可能从沐天波和杜麟征手中强行追回皇帝。
张镜心颓然坐倒,半天后他强打精神,重新召集内阁与六部官员。众人得知天子弃城而逃后,脸上无不露出灰败与愤懑之色。
然而,事已至此,他们已无路可退。抵抗大同军,不仅仅是为了大明的江山,更是为了他们自身以及所代表的整个士绅阶层的生死存亡。
与昨日的会议相比,今日的气氛更加凝重,甚至带着一种悲壮的决绝。张镜心内心甚至闪过一丝悔意,早知隆武如此懦弱无能,当初就该拥立一个更有胆魄的宗室。
“即便天子南巡,我等也须将这大明的天撑下去!”张镜心嘶哑着嗓子,努力提振士气。
“大同军三路来攻,我等便分兵三路抵御!老夫亲自去广州,看看能否挡住东路大同军的兵锋!”
户部尚书林蛰咬牙道:“那本官就去桂林府,协助防守北路!”
工部尚书王成道:“本官去贵州,督促西线防务!”
兵部尚书王伉沉思片刻,道:“黔国公昨日所言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正面野战,我军绝非大同军对手。西南的崇山峻岭、酷暑瘴气,方是我军最大的依仗。若能依托坚城险隘,节节抵抗,将战事拖入雨季,凭借恶劣气候消耗敌军,或可使其师老兵疲,损失过半,届时或有一线胜机。此持久消耗之策,或许是我等唯一的机会。”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这已是绝境中唯一看似可行的战略了。
“我等已无路可退了!唯有血战到底!一城一地地抵抗!南中之地,城隘成百上千,我等必能坚持到最后!”众人只能以此互相激励。
王伉又道:“我去南中安南、暹罗等藩国,尝试借兵,哪怕能得来三五千援军,也是好的!”
四人划分了任务,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这座瞬间变得空空荡荡、毫无希望的“行在”苍梧。
大同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广州城。
张镜心重返广州后,立刻以南明首辅之尊,召集全城士绅,商议守城之策。
何吾诌厉声道:“张阁老,天子,天子,你没带过来,援军,援军你也没带过来,你是用我等钱财买你首辅之名吗?”
广东士绅对张镜心极其不满,隆武登基之初,他们捐钱捐物,就是想让朝廷来保护他们的财产。
结果大同军打过来,天子跑了,他们出钱养的狼兵也跟着天子跑了,除了张镜心得到一个首辅之名,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所以这些人想要张镜心给他们一个交代。
张镜心眉头紧皱道:“天子南巡,非老夫所愿,现在最重要的事,商议出一个抵抗大同军的策略。”
何吾诌却说道:“天子既然不和我等同心,那我等就不认这个天子,某以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重新推举一位天子出来。”
张镜心惊愕,马上劝说道:“大战将近不是内斗的时候。”
何吾诌却大义凛然道:“正是因为大战将近,还要重新推举天子,一个只会逃跑的天子,如何鼓舞军心士气?”
广东士绅梁国栋道:“说的没错,天子弃国,我等当重立天子,振奋军心士气,某提议晋江王为天子。”
结果另一个士绅道:“晋江王非太祖血脉,如何能立为天子?老夫以为当立唐王为天子。”
“唐王非江南人,岂能为我等天子,他要是弃国而逃,我等该怎么办?晋江王就不同了,他祖籍桂林想逃也逃不掉。”
“唐王勇武过人,在广东的这段时间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只有这种身先士卒之人才能为我等天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