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东方联军与欧洲人只是过客(1 / 4)
第422章 ,东方联军与欧洲人只是过客
大同十三年(公元1637年),二月四日,金陵城,元首府。
黄宗羲手持一份来自西南前线的紧急军报,快步走入元首府议事厅。他神色凝重地向徐晨禀报:“元首,田见秀将军与高大壮将军联名急报。西南地区梅雨季节已全面降临,连日大雨导致山路泥泞难行,江河泛滥,后勤补给线屡遭中断。
更严重的是,军中水土不服者日益增多,疟疾、痢疾等疾病蔓延,非战斗减员已超过三千人。两位将军恳请暂停攻势,让部队得以休整。”
徐晨站在一幅巨大的西南地区地图前,目光扫过那些蜿蜒的山脉与河流,他沉思片刻道:“西南地势复杂,气候恶劣,这是我军远征必然要面对的挑战。准其所请,令各部转入防御休整状态。立即从江南抽调医疗队前往西南,在桂林、贵阳等大城市设立野战医院,将重病员转移至这些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救治。”
他走到书案前,边思索边补充道:“同时,着令高大壮、田见秀二人,立即在西南当地招募新兵。特别是那些熟悉地形、适应气候的少数民族青年,要优先吸纳,进行训练,大军要逐步替换成当地的士兵。
对于那些名声良好、愿意合作的土司,可以给予适当优待,甚至吸纳其子弟进入军校学习,培养属于我们大同社的西南本土官员。”
徐晨思考片刻道:“还有,对于那些在南明时期在西南地区有威望的明朝官员,只要没有血债和恶行,可以予以赦免并招募他们加入治理团队。他们熟悉当地民情,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稳定局面。”
张镜心这些人虽然是战败者,但同样是南明朝廷最后一批能吏了,张镜心担任知县等职,以能干著称。后被征授御史,他敢于直言进谏闻名,出任两广总督。在任期间,他积极整顿当地军务和政务,加强海防建设,有效抵御了海盗和外敌的侵扰,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和安全。
林蛰在为广西巡抚之时,面对广西复杂的土司势力,在得不到南明朝廷的支持下,依旧凭借着少的可怜的资源,维持的地方稳定,镇压土司的叛乱,两人都可以算是能吏,只是南明局势已经是无力回天的状态。
黄宗羲迅速记录着元首的指示。
徐晨继续嘱咐,但语气变得严肃:“但对那些名声恶劣、残暴压榨百姓,奴役百姓的土司,必须毫不留情地打击。
告诉高大壮和田见秀,在西南的军事行动要转变为‘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策略。要善于动员贫苦百姓,让他们明白大同社是为他们争取土地和自由而来的。拉拢贫困的多数,孤立土司等少数。
让他们切记,拉拢土司不是为了维护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而是要改土归流,消灭土司制度,让当地处于我大同社治理之下,让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百姓说汉话,写汉字,行汉礼。这才是平定西南的长久之策。”
“属下,即刻传达!”黄宗羲恭敬地行礼后退下。
紧接着任大任前来禀报:“元首,赵云飞将军从广东传来消息,南海舰队已完成补给和整编,百艘主力战舰火药,后勤物资已经备齐,陆战部队也已集结完毕。赵将军询问,舰队何时可以启航奔赴马尼拉?”
徐晨道:“告诉赵云飞,稍安勿躁。我大同社不是那些不宣而战的卑鄙小人。与西班牙人正式宣战后,舰队才能开拔。”
他转身命令道:“通知洪承畴,可以正式向西班牙人下达最后通牒了。给他们一个月时间,让他们把战书带到马尼拉。一个月后,南海舰队即刻出发!”
“遵命!”任大任领命而去。
西班牙大使馆。
大使看着四周包围大使馆的百姓离开了,这才小心的上了马车,离开大使馆。
自从马尼拉惨案公布之后,西班牙大使馆就成了金陵百姓发泄的渠道,最开始甚至出现了冲击大使馆的情况。
徐晨为了防备这样的事情发生,只好派了一个连的士兵来保护西班牙的大使馆,在大使馆的外围,用铁丝网阻碍金陵百姓。但即便是这样,百姓们也会丢些狮子土块到西班牙大使馆内,所以新建的使馆,被砸的破破烂烂,大使馆人员出行也变得极其小心。
西班牙大使的马车停在鸿胪寺府衙门口。西班牙驻金陵大使阿尔卡拉索和武官胡安,急匆匆地赶到鸿胪寺,请求紧急会见外交部长洪承畴。
过去几个月江南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两人惊恐交加——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数十年前的“马尼拉大屠杀”,西班牙商船被扣留,商人被拘押,民间反西情绪日益高涨,西班牙人和大同社十几年友好关系一日反转。
等候接见时,阿尔卡拉索焦虑地对胡安说:“你必须想办法发挥你的影响力,胡安。绝对不能让我们两国发生冲突,否则帝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将会彻底崩溃!我们在吕宋的利益将不复存在!”
身处马德里的西班牙国王,可能认为只需要2万大军,便可统治整个东方世界,但在金陵的阿尔卡拉索却知道东方世界是何等的强大富裕。
一场上规模的大战就可以调动几十万人,这几乎是整个欧洲所有君主才能调动的大军,而且打完这一战之后,西方世界几十年都恢复不了元气。
但这场大同社和大明之间的战争,几十万人以上的大战已经发动了四次,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他们的装备也在这十几年大战当中快速的更新换代,从最开始的冷兵器变成了火枪为主,又变成全燧发枪,现在帝国不管是战船,火枪,火炮等装备性能都远远落后于大同社。
双方只要开战,凭借帝国在远东只有十几艘战舰,几千的士兵,根本不可能是大同军的对手。 ↑返回顶部↑
大同十三年(公元1637年),二月四日,金陵城,元首府。
黄宗羲手持一份来自西南前线的紧急军报,快步走入元首府议事厅。他神色凝重地向徐晨禀报:“元首,田见秀将军与高大壮将军联名急报。西南地区梅雨季节已全面降临,连日大雨导致山路泥泞难行,江河泛滥,后勤补给线屡遭中断。
更严重的是,军中水土不服者日益增多,疟疾、痢疾等疾病蔓延,非战斗减员已超过三千人。两位将军恳请暂停攻势,让部队得以休整。”
徐晨站在一幅巨大的西南地区地图前,目光扫过那些蜿蜒的山脉与河流,他沉思片刻道:“西南地势复杂,气候恶劣,这是我军远征必然要面对的挑战。准其所请,令各部转入防御休整状态。立即从江南抽调医疗队前往西南,在桂林、贵阳等大城市设立野战医院,将重病员转移至这些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救治。”
他走到书案前,边思索边补充道:“同时,着令高大壮、田见秀二人,立即在西南当地招募新兵。特别是那些熟悉地形、适应气候的少数民族青年,要优先吸纳,进行训练,大军要逐步替换成当地的士兵。
对于那些名声良好、愿意合作的土司,可以给予适当优待,甚至吸纳其子弟进入军校学习,培养属于我们大同社的西南本土官员。”
徐晨思考片刻道:“还有,对于那些在南明时期在西南地区有威望的明朝官员,只要没有血债和恶行,可以予以赦免并招募他们加入治理团队。他们熟悉当地民情,能够帮助我们更快稳定局面。”
张镜心这些人虽然是战败者,但同样是南明朝廷最后一批能吏了,张镜心担任知县等职,以能干著称。后被征授御史,他敢于直言进谏闻名,出任两广总督。在任期间,他积极整顿当地军务和政务,加强海防建设,有效抵御了海盗和外敌的侵扰,维护了地方的稳定和安全。
林蛰在为广西巡抚之时,面对广西复杂的土司势力,在得不到南明朝廷的支持下,依旧凭借着少的可怜的资源,维持的地方稳定,镇压土司的叛乱,两人都可以算是能吏,只是南明局势已经是无力回天的状态。
黄宗羲迅速记录着元首的指示。
徐晨继续嘱咐,但语气变得严肃:“但对那些名声恶劣、残暴压榨百姓,奴役百姓的土司,必须毫不留情地打击。
告诉高大壮和田见秀,在西南的军事行动要转变为‘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的策略。要善于动员贫苦百姓,让他们明白大同社是为他们争取土地和自由而来的。拉拢贫困的多数,孤立土司等少数。
让他们切记,拉拢土司不是为了维护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而是要改土归流,消灭土司制度,让当地处于我大同社治理之下,让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百姓说汉话,写汉字,行汉礼。这才是平定西南的长久之策。”
“属下,即刻传达!”黄宗羲恭敬地行礼后退下。
紧接着任大任前来禀报:“元首,赵云飞将军从广东传来消息,南海舰队已完成补给和整编,百艘主力战舰火药,后勤物资已经备齐,陆战部队也已集结完毕。赵将军询问,舰队何时可以启航奔赴马尼拉?”
徐晨道:“告诉赵云飞,稍安勿躁。我大同社不是那些不宣而战的卑鄙小人。与西班牙人正式宣战后,舰队才能开拔。”
他转身命令道:“通知洪承畴,可以正式向西班牙人下达最后通牒了。给他们一个月时间,让他们把战书带到马尼拉。一个月后,南海舰队即刻出发!”
“遵命!”任大任领命而去。
西班牙大使馆。
大使看着四周包围大使馆的百姓离开了,这才小心的上了马车,离开大使馆。
自从马尼拉惨案公布之后,西班牙大使馆就成了金陵百姓发泄的渠道,最开始甚至出现了冲击大使馆的情况。
徐晨为了防备这样的事情发生,只好派了一个连的士兵来保护西班牙的大使馆,在大使馆的外围,用铁丝网阻碍金陵百姓。但即便是这样,百姓们也会丢些狮子土块到西班牙大使馆内,所以新建的使馆,被砸的破破烂烂,大使馆人员出行也变得极其小心。
西班牙大使的马车停在鸿胪寺府衙门口。西班牙驻金陵大使阿尔卡拉索和武官胡安,急匆匆地赶到鸿胪寺,请求紧急会见外交部长洪承畴。
过去几个月江南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让两人惊恐交加——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数十年前的“马尼拉大屠杀”,西班牙商船被扣留,商人被拘押,民间反西情绪日益高涨,西班牙人和大同社十几年友好关系一日反转。
等候接见时,阿尔卡拉索焦虑地对胡安说:“你必须想办法发挥你的影响力,胡安。绝对不能让我们两国发生冲突,否则帝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将会彻底崩溃!我们在吕宋的利益将不复存在!”
身处马德里的西班牙国王,可能认为只需要2万大军,便可统治整个东方世界,但在金陵的阿尔卡拉索却知道东方世界是何等的强大富裕。
一场上规模的大战就可以调动几十万人,这几乎是整个欧洲所有君主才能调动的大军,而且打完这一战之后,西方世界几十年都恢复不了元气。
但这场大同社和大明之间的战争,几十万人以上的大战已经发动了四次,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来一次,他们的装备也在这十几年大战当中快速的更新换代,从最开始的冷兵器变成了火枪为主,又变成全燧发枪,现在帝国不管是战船,火枪,火炮等装备性能都远远落后于大同社。
双方只要开战,凭借帝国在远东只有十几艘战舰,几千的士兵,根本不可能是大同军的对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