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钱不够花与迷你宗教战爭(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40章 ,钱不够与迷你宗教战爭
  总理大臣府的议事厅內,烛火通明,数百文吏各司其职,埋头於堆积如山的帐册之中,同时他们还从数学院临时招募了上千学子,这些人坐在一张临时的课桌上,噼里啪啦的用算盘打成一组组数据。
  徐晨看到这壮观的场景小声自语道:“应该弄出更加高效的计算工具了。”
  他想到了后世大名鼎鼎的机械计算器和差分机,但徐晨回想自己后世看到的up主视频,虽然有很多介绍机械计算器的。但如何製作机械计算器却没有,或者说徐晨没有看到过,而徐晨本人也不是个机械狂人,他甚至不懂机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其他哪怕是蒸汽机,火药,纺织机他也大概知道一些原理,能提供一些指导。
  只有机械计算机他是真的一点都不懂,只能把这个任务下达给这个时代的学者了,希望他们可以弄出更加高效的械计算器。
  徐晨受后世的影响,喜欢统计数据,对数据也极其重视,所以每年统计税收和田赋都是一个极其庞大的任务。
  更不要说徐晨还在不断扩充这个资料库,除了税收,还时刻关注田地的增减,人口的增加,这些数据封建王朝也极其重视,不过他们也就是几十年统计一次,有的甚至上百年,因为这也极其耗费人力物力,不是一般的封建王朝能扛得住。
  也就是大同社刚开国,一张白纸才好作画,但这几年徐晨又增加了,每年开採煤炭,生產钢铁,水泥,布匹,以及统计规模以上作坊的数据,所以大同社要统计数据的规模,远超过封建王朝,要不是大同社重视人才的发展,还成立了数学学院,光找这些能计算的学子都是一般的封建王朝很难做到的。
  等所有数据匯总之后,刘永喜道:“今年税收已突破了上亿两银子,达到了1亿400万两,比去年又增加了700万两。”
  这个数字让现场的所有人都高兴,且不说庞大的税银,光增长的量,都是接近大明王朝的两倍,这个增长的数字,表示大同社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徐晨道:“税收的增长点主要在哪里?”
  刘永翻一翻匯总的帐册道:“主要是关税和商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去年我们卖出了200万匹丝绸,各种羊毛布500万匹,贩卖的瓷器价值超过了300万两,茶叶超过了500万两,还卖出了各种价值200万两银子的铁器,其他零零散散的货物出口也超过了600万两银子。
  同时今年我们从海外进口了300石粮食,进口的鸟粪石超过了1万吨,南洋进口的香料超过了上千万斤,还有各种珍贵的黑檀木,红檀木,金丝楠木,还有用於造船的柚木,铁力木,柳安木等这些货物带来的关税和商税加起来就超过了983万两。”
  这个数字让李文斌极其感嘆道:“我听说西方各国,南洋诸国,关税都是几成起步,只有我大同社定下了5%的超低关税,但即便是这样,一年的关税也有近千万,当年大明如果能收得到这笔钱,又何至於三空四秋,以至於天下大乱。”
  14年前大同社尚未建立的时候,他就想到了用关税来解决,朝廷亏空的问题。那时候天真的认为只要大明收关税,就可以重新强盛起来。
  但现在他没有那么天真,大明最腐朽的地方就是朝廷,有再多的钱也不够这些贪官污吏浪费的。
  徐晨道:“留三成给地方,我们能动用的粮食有1亿4000万石,银钱七千万两。”
  但刘永皱眉头道:“但我们钱更多,贵州,广西还有3万大军在作战,每个月费30余万两,去年接近400万两,今年要准备差不多400万两。”
  “每年购买粮食用於储备也要上千万两银,这是固定的开支不能少。”
  这些年南北天灾不断,大同社从上到下都形成了共识,要在整个天下建立储备丰富的常平仓,用於做地方上的粮食储备,以此来抗击天灾。
  按照大同社的设想,常平仓內要储存足够天下百姓吃一年的口粮,按照一个人一年七石的口粮计算,常平仓要储存七亿石的粮食。
  只可惜这些年北方天灾不断。极大的阻碍了大同社设立常平仓的进度,即便是到现在,大同社各地粮仓储存粮食的总量也不过是刚刚突破上亿石,按照现在每年粮食的结余和收购的粮食,大概还需要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目標。
  “朝廷官吏的开支大致在2500万两上下,蒙学建设费用,医馆建设费用,还有夫子和大夫的俸禄,这些都在快速增加,尤其是这几年关中,每年要上农学的孩童数量逐步提升,已经成为消耗税金支出最多的地方。”
  徐晨想了想,却也明白这是为什么,关中第一批婴儿潮到了上学的年纪了,隨著粮食限制的开放,要不了多久,中原第一批婴儿潮就会出现。
  其实这波婴儿潮早该出现了,只是前几年中原不断爆发旱灾,大同社用强硬的粮食配给制度,才勉强让中原没有出现大范围饿死人的情况。但生育肯定也受到了限制。
  现在放开了粮食的限制,这股压抑的婴儿潮,应该要不了多久就会来,的確是要开始准备。
  官吏俸禄开支很大,实际上俸禄只占据这笔钱的一半,关键是功臣各种赏金又占了另一半,但徐晨还是忍了,这笔钱是用来购买功臣们的封建权利的,不能少。
  刘永继续道:“今年轨道部打算修2000里的铁路,打通京城与辽阳之间的联繫,这大概又要上千万的银子。”
  刘永一笔笔给徐晨算,行政开支,军事开支,教育开支,医疗开支,移民开支,厚生金开支,最终算出大同社去年开支1亿1500万两。
  徐晨笑道:“今年只亏空1100万两,景逸做的不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