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沽名钓誉(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嗯,思路不错,不过,现在学术评审很严格,纯经验总结很难立项啊。”
  唐泽仁从干企业开始接触过很多专家学者,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各种可能。
  听陈院士这么说,也大概明白陈院士的意思。看来管理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但做事的本质並没有多大变化,於是不动声色地问道:
  “您的意思是?”
  陈院士微微一下笑,显得很专业地说:
  “我相信唐校长的这些方法一定非常有效,但从你们研究的病例数量和症候群和標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我想咱这样做,你把这个文稿和我们课题组现在的课题合併,我们重新按照『中医防治瘟疫的方症研究』,申请国家专项基金。
  当然,唐校长还是第一作者,我们也会將我们的研究成果融合在里面,经费下来后,咱再討论在项目中如何分配。”
  唐泽仁心里一阵冷笑,这和十七年前那次大同小异,只不过换了一拨人。
  而现在的他也和以前完全不一样,泽生堂做各种事也不需要低三下四,於是很直接地问道:
  “也就是说,您希望把我的临床经验,包装成您的『科研成果』?”
  陈院士听唐泽仁这样的说话语气,这也太冲了,完全就是双贏的好事嘛,怎么能叫包装呢,心里也有些不高兴。
  果然和圈子里传说的一样,这人情商太低,不懂得合作共贏。
  他真的很不理解,这种人怎么能將企业做得那么大,但还是耐心解释道:
  “搞学术嘛,要想出成绩也要符合主流框架。所有的项目必须先立项,然后再一步步实施,这样既稳妥也能让学术成果產生最大效益。”
  唐泽仁不冷不热地说:
  “古代先贤陈修圆读书三千,最终留下了很多不朽的医学著作。叶天士一生行医没有时间著书立作,却也成为温病学派的开山鼻祖。
  研究的方向不同,出的成果也不一样,但都对中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想我们也大可不必强行將两条不同的道路强行合併。”
  陈院士也听出了唐泽仁有暗讽他的意思,意思是你就是搞理论研究的,这种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成果不適合你,我也不想让你占我便宜。
  心里顿时有些气愤,这人也太不识抬举了。语气也不像刚才那样客气,用高傲的姿態说:
  “现在和以前不同了,这种关係全民健康的专业类书籍,如果不能获得权威部门的认可就无法拿到发行號。
  我提议一起合作,也是为了帮助唐校长赶快將研究成果转化成实际的东西,造福更多的人,不先立项这个成果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唐泽仁知道一立项就会进入另一个循环,疫情每延长一天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受害。
  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想让自己的成果以正式的官方渠道快速传播。
  一看是这种结果也懒得废话,缓缓站起身,收回书稿很不客气地说:
  “抱歉,我的研究不是为了发论文吸引人的眼球,更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救人。”
  陈院士脸色一沉,有些生气地说:
  “唐教授,没有官方背书,私自发行这种未经审核的专业书籍就是违法,你这套做法也推广不出去的。”
  唐泽仁淡淡一笑,很轻蔑地说:
  “那就不推广了,我自己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