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东学西渐(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泽生堂中医研究院,林小雨兴奋地衝进唐泽仁的办公室:
  “老师,咱的书在亚马逊医学类销量第一!欧洲媒体都在报导!”
  唐泽仁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继续翻看手中的病歷。林小雨小声问道:
  “我看您怎么一点儿也不高兴呢?”
  唐泽仁抬起头看了看她,很平静地说:
  “医者治病,不问名利。只是没想到,东风西渐,竟是以这种方式。”
  林小雨也知道,老师主要还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反应反而没有欧洲积极,让他耿耿於怀。
  三个月后,全球瘟疫形势出现拐点。
  虽然在中国受到了冷遇,但泽生堂的学生们,那些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小中医们,正默默用泽生堂的研究成果帮助著身边的人。
  他坚信真正有价值的智慧,往往先被边缘化,再被重新发现。而医者的使命,从来不是追逐认可,而是守护生命本身。
  某天清晨,唐泽仁收到黛安妮的微信:
  亲爱的东方巫师,你的理念正在改变世界。有时候,真理不需要被官方承认,只需要被需要它的人发现。
  唐泽仁没有说话,只是回復了黛安妮一个笑脸。
  《疫病预防与治疗三法》英文版在美国亚马逊上线后,迅速衝进医学类畅销榜前三。
  纽约时报健康专栏刊登了长篇书评——《东方古老智慧的现代救赎》,详细介绍了泽生堂团队在疫情期间的治疗成果。
  社交媒体上,不少美国网友晒出自己按照书中的方法自行购买成药后的效果,中医抗疫的標籤一度登上推特最热话题榜首。
  晚上回到家,邢娜兴奋地和唐泽仁说:
  “我们新药还没通过fda的认证呢,订单已经排到三个月后了,现在江东工厂又增加了两条生產线,准备接受美国订单的暴增。”
  唐泽仁知道两个月前,为了满足欧洲各国的订单需求,已经增加了两条专门的生產线。
  现在再增加两条,会极大挤压其他药品的產能,想著在中国这边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专家更热衷於疫苗开发与研究。
  欧洲在这方面投入很少,而现在全世界最大的疫苗厂家也在美国,也是第一个开发出疫苗的厂家。
  所以他突然觉得,这场瘟疫似乎被一只无形的手控制著,在中国受冷遇的事也许在美国也很快会重演,很冷静地说:
  “不著急,先看看情况再说!”
  邢娜有些不理解的问道:
  “我们的新药申请已经递交三个月了,按照特殊时期新药的审批速度,最多再有两个月就能正式上市,到时候再调整可就来不及了。”
  唐泽仁看著邢娜很认真地问道:
  “你忘了我们为什么在中国反而没有欧洲那样受欢迎的原因了,这个原因在美国更突出。”
  邢娜马上知道唐泽仁的意思,就像她和人合作的检测试剂公司,这些疫苗公司也一样有一些特定的关係。
  而这些关係的能量可不是他们能够对抗的,点了点头不再坚持,看床头柜上放著的那个邀请函问道:
  “你还去美国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