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法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母子俩聊著天,王泽翻阅著桌子上三本厚厚的法律条款。
  虽然对外说俄语和汉语都是官方语言,可实际运行中,汉语还是主流语言。
  就像是这三本楚国最高法典,都是中文书写。
  要是俄罗斯族的人中文学的不好?你就根本別想从事法律工作。
  不光是法律,在科技领域同样如此,楚国的官方科研,论文,都是中文的,而和国內共同完成的网络资料库,里面的资料也同样是中文。
  按照这样下去,等现在这代人老去,俄语可能就没资格成为官方语言了。
  最为重要的一本,就是宪法,也是王泽唯一深度参与进去的。
  这就是楚国的核心法条,一切的法律制定,都是围绕著宪法。
  其中一条,便是明確了楚王至高的地位,明確楚国是君主制国家。
  而宪法规定任何政党,都是非法,不被承认的。
  其中也有对楚国人民的权利赋予,任何职位,都能因市民的投票而下台。
  比如市长,如果这个城市有超过七成的人觉得不合格,那么市长就会被降职调去其他岗位,正常来说,一旦出现这种人,那么这人在政坛也就没有发展前途了。
  就连相国也是如此,如果全国性投票,有70%的人都觉得不合格,那么相国也同样会被罢免。
  每三年都会举办一次各级別的人民投票,这也是王泽赋予的监督权力,让官员不能肆无忌惮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压迫。
  另外便是针对王室有一些规定,规定除非特殊情况外,想要成为君王,至少要45岁以上,而到了七十岁必须离位,將权利移交下一代,除非传承出现问题,才能打破这一点。
  退位的君王,则成为太上皇,对在位君王有著监督限制和罢免的权利。
  其他像是国有经济,和土地资源,自然资源都做了规定。
  很多都是参考的內地法律法规。
  不然半年时间也做不好这些,尤其是楚国现在法律领域的专家本身就没几个。
  虽然楚国成立之前,丹阳大学就已经建设好了,也开始对外招生,可学生哪里能这么快培养出来呢。
  就这不多的法律领域专家,还都是从內地挖来的,也有一些是苏联解体后这半年被楚国拉拢的人才。
  让王泽觉得很可惜的是,苏联的顶尖人才,许多都选择去西方,或者留在当地,被楚国拉拢的並不多。
  还好西方看不上的中间层因为楚国的待遇和生活,许多都来到了楚国生活。
  这些技术人员的到来,让楚国在各领域的技术都有了发展。
  尤其是丹阳大学,通过將京城科大的一些教授调来,再加上苏联的顶尖科学家,让这所大学一成立,实力就能够在全球排的上號。
  丹阳大学和京城科大不一样,文科科目同样大量设立。
  毕竟这所大学是给楚国全领域培养人才,肯定不能只顾著技术。
  “还不错,就按照这个发布出去吧。”看了半小时,王泽放下最后看的民法后笑道。
  他对儿子的能力很满意,准备过个十五年,自己70岁,志风47岁后,就將君主的位置传给儿子。
  毕竟他可很能活,要是想等到他死了继位,嘿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