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宣慰兵户(3 / 4)
不过眼下,他可顾不上这些。
这位冯老伯,望著手中的半袋粟米是脸露愁容。
因为这半袋粟米,已是爷孙俩最后的口粮了。
儿子大半个月前。
在北岸四城大战的时候丟了性命。
督军府倒还算说得过去,给冯家补了七两银子的抚恤。
按理说用这些银子买些粮食省著点吃,总归是能熬过寒冬的。
却不想,儿媳妇挨不住家中的苦日子,便拿著督军府给的抚恤银跑了。
只留下了爷孙俩在家中苦撑。
如今爷孙俩的过冬粮,就只剩下这口袋中的半石粮食了。
每日里,他们只能是靠著没几粒米的稀粥度日。
自家懂事的孙子,天天早起,到山中去寻找能吃的草根树皮。
但如今已是入冬,山中万物凋敝,哪里还有什么可吃的植物。
摸著袋子中不多的粟米。
冯老伯的脸上,儘是忧愁之色,皱纹似乎也变的更深了。
他嘆了口气,心中很是想念自己那个壮实的儿子。
若是自家儿子还活著,家里岂会是这个样子。
冬日里即便是没粮了,儿子也会些手艺,总归是饿不死。
自己与孙子又岂能没了衣食。
心中一阵酸楚,老头子不由得抹了抹眼角。
是自己老了没用了,只能让孙子跟著自己遭罪。
他也想过去借粮,但如今是荒年。
村寨里没几家能吃饱,几乎都缺粮食。
最关键的,是因为他们冯家没了成年男丁,也就意味著没有收入。
借来的粮食根本就还不了,所以更是无人肯借。
冯老伯望著灰濛濛的天,想著这么点粮食,两个人吃肯定是不够的。
要想个什么办法,才能让孙子活下去呢。
忽然,老人的脑中一闪。
粮食虽然两个人吃肯定不够,那少一个人的话。
或者说小孙子一个人吃的话,说不定就能熬过这个冬天。 ↑返回顶部↑
这位冯老伯,望著手中的半袋粟米是脸露愁容。
因为这半袋粟米,已是爷孙俩最后的口粮了。
儿子大半个月前。
在北岸四城大战的时候丟了性命。
督军府倒还算说得过去,给冯家补了七两银子的抚恤。
按理说用这些银子买些粮食省著点吃,总归是能熬过寒冬的。
却不想,儿媳妇挨不住家中的苦日子,便拿著督军府给的抚恤银跑了。
只留下了爷孙俩在家中苦撑。
如今爷孙俩的过冬粮,就只剩下这口袋中的半石粮食了。
每日里,他们只能是靠著没几粒米的稀粥度日。
自家懂事的孙子,天天早起,到山中去寻找能吃的草根树皮。
但如今已是入冬,山中万物凋敝,哪里还有什么可吃的植物。
摸著袋子中不多的粟米。
冯老伯的脸上,儘是忧愁之色,皱纹似乎也变的更深了。
他嘆了口气,心中很是想念自己那个壮实的儿子。
若是自家儿子还活著,家里岂会是这个样子。
冬日里即便是没粮了,儿子也会些手艺,总归是饿不死。
自己与孙子又岂能没了衣食。
心中一阵酸楚,老头子不由得抹了抹眼角。
是自己老了没用了,只能让孙子跟著自己遭罪。
他也想过去借粮,但如今是荒年。
村寨里没几家能吃饱,几乎都缺粮食。
最关键的,是因为他们冯家没了成年男丁,也就意味著没有收入。
借来的粮食根本就还不了,所以更是无人肯借。
冯老伯望著灰濛濛的天,想著这么点粮食,两个人吃肯定是不够的。
要想个什么办法,才能让孙子活下去呢。
忽然,老人的脑中一闪。
粮食虽然两个人吃肯定不够,那少一个人的话。
或者说小孙子一个人吃的话,说不定就能熬过这个冬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