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二百一十.大局当前(合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衔霜君刚想將那两个字脱口而出之时却又有了些迟疑,她抬头望了眼,天上苍茫茫一片,仿若穹顶覆落,人的影子在那一路推移开去一眼望不著边际的云海里简直渺小得无法追及,即便是大乘,在此刻也像是凡人。
  而谢姨又顺著姬青屿的目光所向望去,尚还身处於京师之中的那些修为稍低者已在承受烧灼之苦,眼睁睁看著自己的道躯一点点化作飞烟,惨状遍野。
  谢鹤衣沉默片响才是嘆息道:
  “本以为我不怕,但如今想想心里却有些没底,若此为命中注定的节点,那是不是太快了些?我还没准备好呢—”
  这位道姑微微起眉头,接著道:“倒不是思量这漫长一生中哪些地方没做好、或者是哪里有些后悔,只是我觉得如今尚还未与清儿他共白头,怎可就到此为止了?”
  姬青屿对此倒是並没有说她两句的心思,只是默默道:“你是不后悔,本座倒是后悔了。”
  在谢鹤衣的注视中,姬青屿才是继续说:
  “早知如此,当年便应该让清儿他如今也不至於想著假若功败垂成那岂不是什么都没见证,就连一起融成香灰都没有。你倒是好,什么都占上了。”
  这话谢鹤衣都不晓得该要怎么接,她犹犹豫豫道:
  “说什么丧气话,我等自可以试试再说,这天地熔炉说开了也不过就是座巨大鼎炉而已吗?论起《玄天宝鑑》,姬青屿你也坐拥其中一页,何惧此阵?”
  “阵?”师尊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字,然后眸光亮了亮,“先前好像听你说过丹宗也觉得那地宫中无数丹炉相连形成了一座大阵?”
  “好像的確是有这么说过。”谢鹤衣被姬青屿这一惊一乍搞得有些不知所措,“你待如何?”
  师尊大人分析道:“你我皆是修行至今多少年的大乘了,也算是见证过这个王朝的兴衰,多少江湖浪起都在眼前沉浮,天下绝大多数吹嘘得如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诡之术都不过如此.””
  谢姨没忍住打断了她的话:“所以你究竟想说些什么?”
  姬青屿认认真真道:
  “我的意思是,凡天下术法,你我都早已融匯贯通,就算不知道眼下天地熔炉具体是怎么个阵仗,这又没有连通什么秘境,那便能够判断出来它究竟是什么法门对不对?若此为阵法,那一定有它的阵眼。”
  谢鹤衣眉,“还有时间供我们慢慢摸索?不过你说的不无道理,或许这將我们隔开的屏障便是一道防范的手段·-但就算事实如此,那屏障也难以跨越。”
  “嗯。”姬青屿点点头,她这会儿已经取出了符书奋笔疾书了,嘴上则是道:
  “你我局限於此,但顾柒顏手里的人並不是,那些妖族散落范围不小,至於其他朝中供奉生死当前还能是够判断出来的吧?再者,这数道屏障也並不一定与这座天地熔炉一同运作。”
  谢鹤衣拿过姬青屿手里的符书,在她“哎”的一声中道:
  “明白你意思,你且先去调养,贫道可帮你敘述,等会儿你我还得联手,稍稍估算一番便知晓我们也並没有多少时间了,一会儿不成也得全力攻向那座地宫,此刻分秒必爭。”
  姬青屿並没有对谢鹤衣这般堂而皇之夺走自己的符书產生什么偏见,只是缓缓合上了眸子,心境渐渐安稳了下来。
  这种信任感真是久违了。
  就在方才,一道沉闷如雷般的传颂声似乎传彻至整个京师,那庄严的声音如同远在千山之外,却又像是藏於脚下:
  “大寧开国一千二百余载,太祖驱妖除恶、开宗立祠、大兴土木,定鼎元年,然今妖邪惶惶,皇权动盪,已愧对先祖,只可借古籍之法还我大寧朗朗乾坤!”
  隨著这番如洪钟般传响的话语,整座京师都陷入了层层叠叠的屏障之中,被阻隔在紫禁城里的眾人面面相,却也不晓得该做些什么。
  唯有师姐上前来拉住了陆清远的手,陆清远原以为她是来安慰自己的,然而才对视了一眼陆清远便发觉师姐的脸上已没了什么血色,她的手有些发冷。
  而那自下而上的灼热感让陆清远从天地熔炉之外还想到了另一回事,那便是先前不周山上与师姐一同落入烛照九幽里的场景。
  陆清远仔细检查了一番,舟舟身上並没有什么创伤,更何况师姐如今还是九境巔峰,不可能比自己更耐不住,所以她这无非是想到了先前的九幽之下,心中仍有几分阴影,如今被这很有既视感的一幕给正好触动了。
  他只能当眾將舟舟拥入怀中,附耳轻声说:“师姐,先前我们能走出来一次,如今便也能走出来第二次,更何况这回还有这么多人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