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孔笙导演至於这么吹捧一个小鲜肉吗(5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台下的记者们则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声音此起彼伏。
  “孔笙导演至於这么吹捧一个小鲜肉吗?他能有什么演技!
  ”一位常年追孔笙作品的记者忍不住嘀咕。
  他是《闯关东》《父母爱情》的忠实观眾,一直觉得孔笙是“人文导演”的代表,从不隨波逐流。
  可今天竟对一个“流量演员”讚不绝口,实在让他心里彆扭。
  其他记者的想法也大同小异。
  就算崔然有点名气,可在孔笙这样的大导演面前,顶多算个后辈,用生平第一次见到“天赋最高”来形容,也太夸张了。
  虽说《千骨》播出后,“白子画”的角色口碑不错,可大部分中年男记者根本没看过。
  他们总带著点“优越感”,觉得古偶剧肤浅,就算偶尔有看过的,也下意识觉得“古偶剧的演技没什么含金量”。
  说到底,还是题材自带的“轻视链”在作票。
  不过眾人也没多纠结。
  毕竟圈里互相吹捧是常事。
  总不能让崔然占尽“天赋”“流量”“资源”所有好处,有人心里不服也正常。
  “我说的都是真心话。”
  孔笙没在意台下的议论,一脸真诚的看著现场的记者道:“大家要是看过《千骨》,应该能感受到崔然的天赋。
  作为同行,我能看出来,他塑造角色时,不是在演,而是在给角色注入一种特別的东西,让人一眼记住,过目难忘。”
  他说到这儿,突然卡了壳,皱著眉想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適的词:“这种东西,叫———“
  “神韵。”旁边的王劲松扶了扶眼镜,笑著接过话头。
  “对对对!就是神韵!”
  孔笙眼前一亮,连忙点头,“大家等《琅琊榜》开播后,肯定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一一我说的『神韵”到底是什么意思。”
  说完,他转头好奇地问王劲松,“你怎么知道我想说这个词?”
  王劲松接过话筒,语气带著几分幽默:“这可不是我猜的,是郑晓龙导演之前在朋友圈评价崔然演技时,特意提到的词。当时我还截图存了,觉得形容得特別准。”
  “哈哈哈,我说怎么这么耳熟!”
  孔笙笑了笑。
  何也是一脸愉悦,看著这热闹的话题和台下记者议论纷纷呢。
  感觉这场发布会效果简直是太棒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