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製衣厂开工(6000字,求订阅)(5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不管他们怎么想,厂都已经在那里了。
  很多人就专门过来看。
  除了看看厂房外,也是想要找找机会。
  光明製衣厂上工的工人,成了最直接的招牌。
  每天清晨,穿著乾净衣裳的三家村女人们,神采奕奕地成群结队往村东头的新厂房走。
  她们的话题总绕不开厂里的新缝纫机有多顺滑,厂房有多宽散亮堂,还有月底拿到手的工钱又比上个月多了几块。
  王寡妇的娘家人也来了,娘家嫂子拉著她羡慕地说:“看看你们村这光景,我之前是怎么也想不到的,听说在厂里踩机器,挣得比男人下死力都多?”
  王寡妇满脸骄傲,说了自己这些天赚了多少钱。
  大家听了更惊讶了,他们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在地里刨食,扣除口粮和开销,能剩下几十块就算不错了。
  三家村,就有自己的厂,村民都能去赚钱。
  而且他们还听说,厂里有一部分钱是会拿出来给村里,然后让全村人分的,这可把大家都羡慕坏了。
  越来越多外村人开始打听,三家村那製衣厂还招不招人,哪怕当个搬运工、烧饭婆子也行啊!
  接下去的时间里。
  那些因事需要路过三家村附近的外乡人,或是走亲戚串门的,总会不经意地绕到村东头那片曾经的荒坡。
  当看到那座崭新的、气派的红砖青瓦大厂房立在阳光下,朱漆大门亮,宽阔的窗户透出里面井然有序的劳作景象,以及运输队的小卡车进进出出运送布料、拉走成衣的繁忙景象时,无不驻足良久,满心震撼。
  “瞧瞧人家这阵势!这才叫办厂啊!”
  “喷喷,听说那机器,一台就顶得上別人辛苦干半年”
  “还是陈光明有本事啊,带著全村鸡犬升天,这日子,眼热死人了,我怎么就不是三家村的人呢!”
  羡慕的情绪在发酵中逐渐变成了一种广泛传播的惊嘆。
  很多村的村支书和干部们再也坐不住了,纷纷派人甚至亲自上门取经。
  “老陈啊,你们村这可是抱上金砖了,这厂子——到底是怎么弄起来的?政策上,真允许?”
  “光明,我们那也有几个手巧的媳妇姑娘,你看———能不能安排进你们厂学学手艺?”
  “对呀对呀,我们村也有片荒地,你看能不能跟著学学办个什么?”
  陈光明笑著应酬,解释著掛靠、村集体发展、土地政策新精神,但核心的供销网络和光明牌这个品牌所带来的订单保障,却是外人难以复製的。
  一时间,天並垟、三家村、陈光明和光明製衣厂,都成了十里八乡最响噹噹的名號。
  就在光明製衣厂开工的热闹还未完全散去,一辆熟悉的乡镇政府用的二八大槓停在了陈光明家门口。
  车上的人,正是如今已升任乡副主任的曹主任。
  曹主任利落地翻身下车,人还没进院门,洪亮的声音就先到了,“光明!陈光明在家吗?”
  正在临时作为办公点的堂屋里和林雨溪核对新厂第一批物料清单的陈光明闻声抬头,脸上露出笑容,赶忙迎了出去:“曹主任,稀客稀客,快请进!”
  曹主任大步流星地走进院子,还喷喷称讚:“光明啊,你动作太快了,我今早才在乡里收到信儿,说你们村平地起高楼,建了个顶气派的大厂房,机器都摆进去开工了,我一听就坐不住了,赶紧证车子过来瞧瞧,果然不愧是你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