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坐地起价(6000字)(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工人找不到他,只能停机待修,耽误生產。
  但是,婶子们面对结构复杂的工业缝纫机和锁边机,根本就没办法解决。
  简单的调针距、换皮带还行,碰到需要拆解梭床、更换精密轴承的內部故障,只能干瞪眼。
  只能等陈光明慢慢修。
  他自已也没想到,会被拖在製衣厂里。
  外面可还有很多事没有做。
  但是,有时他还是忙不过来。
  车间就得停摆半天,损失远超维修费。
  就在陈光明焦头烂额的时候,头脑灵活的小姨父站了出来,“光明,我天天看著你修,也琢磨出点门道。那台断针的jn-1,让我试试?”
  在陈光明的指导下,小姨父小心翼翼拆开机器外壳,一些小毛病解决后,竟成功修復。
  他的细心和敢动手的特点被陈光明看在眼里。
  陈光明当机立断,抽调三名在机修方面表现出兴趣的年轻后生,由小姨父暂时带领,成立临时的设备维护组。
  小姨父林宝根確实是个聪明肯乾的。
  陈光明那次临时指导他成功修復一台断针的工业机后,他仿佛找到了新目標。
  那份被信任的感觉让他干劲十足。
  白天处理完后勤杂务,一到午休或下工,他就一头扎进那台刚修好的工业机,对著实物一点点琢磨。
  別的工人休息閒聊,他却拿著扳手、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拧拧这里,敲敲那里,再对照图样,
  嘴里念念有词。
  他修好过几次鬆脱的皮带轮,换过小齿轮,甚至胆大地调整了复杂的主轴间隙,解决了一台工业机运转时咔噠异响的问题。
  工人们遇到小问题,比如跳线、断线、送布不畅,都愿意先找他:“宝根叔,快来瞧瞧,这机器又闹脾气了!”
  小姨父多半能靠著他这段时间摸索出来的土经验和陈光明教的那些知识,还真的成功鼓捣好了陈母和林雨溪看在眼里,觉得肩上压力轻了不少,至少在那些小麻烦上不用事事烦扰光明了。
  陈光明也终於有空可以出去看看各个供销点和店铺的情况,把製衣厂生產的商品一件件的运出去。
  就在陈光明前往平阳县城送货的时候,平阳塑编袋供应链突生变故。
  余安按惯例到胡老板处收货,却被告知中號袋价格从3分8厘涨至8分钱,理由是原料涨了,作坊也要吃饭。
  这次是整合的小作坊集体要求提价。
  余安连夜赶回报信,陈光明盯著新报价单眉头紧锁,这將直接导致很多损失。
  “他们吃准我们短期找不到替代货源。”陈光明脸色平静,“胡老板怕忘了,我派你去学技术不是白看的!”
  隨后,他让余安再访平阳,让胡老板透露真实涨价原因,给个说法。
  大姨父则是暗中摸排。
  三日后情报匯总,涨价实为麻步镇商人暗中抬价垄断原料,胡老板是要分摊成本,同时也是增加收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