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太子!你说得这般云里雾里,玄之又玄!(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没有丝毫的慌乱,甚至连眼神都没有一丝波动。他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碗筷,用餐巾,优雅地、一丝不苟地擦了擦嘴。那从容不迫的姿態,仿佛他不是在朝堂上,而是在东宫的书房里,即將点评一首诗作。
  他站起身,对著李世民躬身一礼,神情淡然。
  “回父皇,儿臣之所想,与诸位大臣,並不一样。”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死寂的湖面,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
  李世民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诧异。他本以为,承乾会先辩解,会先撇清,却不想他竟如此直接。
  “哦?有何不一样?”
  李承乾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
  “儿臣以为,无论是魏徵的驱逐之策,还是岑文本的同化之策,都有其可取之处。”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让所有人都是一愣。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先否定对方,而是先给予了肯定。
  “魏公之策,在雷霆手段,以刚克刚,可解心腹之患,永绝后患,此为『安內』之刚;岑侍郎之策,在润物无声,以柔化之,可收归降之心,彰显天朝王道,此为『王道』之柔。两者,皆是站在我大唐的立场上,为国为民的良策。”
  本书首发101??????.?????,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让魏徵和岑文本,都微微頷首,脸色稍缓。
  “但是……”
  他话锋一转。
  “但是,诸位大人,都只是將目光,局限在了『我大唐』与『突厥降民』这两者之间的关係上。思考的是如何处置,如何安置。这,是战术,是方法,却不是真正的『国策』。”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最终,迎上了李世民那深不见底的目光,一字一顿地,拋出了一个让整个太极殿都为之震动的话。
  “若是……我们將视角,再往外放一些呢?”
  “將视角……往外放?”
  李世民喃喃地重复著这句话,整个人,猛地一震!他那端坐於龙椅之上的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前倾。
  作为大唐帝国的掌舵者,作为一位胸怀天下的千古一帝,他那如猎鹰般的战略直觉,让他瞬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什么叫……往外放?
  魏徵那张万年不变的古板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茫然之色,他穷经皓首,读遍了史书,从未听过如此说法。
  房玄龄手捻长须的动作,彻底停在了半空,他那颗被誉为“智囊”的大脑,在这一刻,竟有些宕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的思索之中。
  长孙无忌更是双眼微眯,浑浊的老眼中,闪过精光。
  “往外放?放到哪里去?”
  “太子殿下此言何意?”
  其余的群臣,则彻底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之中,他们开始窃窃私语,脸上写满了不解与好奇。这个说法,太过新奇,也太过模糊,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魏王李泰,本来已经准备好了满肚子的嘲讽之词。只要李承乾说出任何具体的、有破绽的方案,他就会立刻发难。
  可此刻,他却像被人当头浇了一盆冰水,硬生生地將所有话,都憋了回去。
  因为他发现,李承乾根本没有给出任何方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