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及时雨(2 / 3)
秦如茵便道:“在京都,哪怕一般的成衣铺子里,用一般的絮做出来的冬袄也得五两银子一件……”
徐大公子赶紧道:“郡主不必忧心,我们大应西疆光照好,土地广袤,极適合种植这种农作物。
那边的农每家每户一年最少种植上百亩,一亩能產上好的絮三十斤左右,一斤三百文钱已经不算少了。”
“徐某的商队都是按照当地的最高价收购的,有些的商队压到二百五十文,当地的农都愿意卖的。”
“一般来说,西疆那边一亩地能收二百到三百斤左右。
年成好的时候,能出上好的絮三十斤左右,一斤能卖二百五十文到三百文。次一等的五十斤左右,一斤能卖二百文左右。
一般的四十斤左右,一百二十文一斤差不多。劣等的三十斤左右,这价钱就低了,三十文到五十文一斤。”
还有籽一百多斤,籽可以榨成籽油,也是能卖钱的。”
“在西疆,农其实过的很好,不比我们大应朝江南行省的百姓们过的差。”
秦如茵略算了算,还真是。
但即便徐大公子安慰她,她也知道徐大公子这个价钱还是报低了。
这絮收上来的价钱也许三百文不假,可大应朝的西疆到大应朝的京都足有五六万里路。
好在大应朝的丝绸之路不止全是旱路,也有一部分水路,那是开通的大运河。
即便如此,这一路上的运输费用,人力费用也不是小数目。
秦如茵真诚对徐大公子说:“朝廷给的一件冬衣价钱是三两银子,我这边找人製作冬衣的工钱也不会太多……徐大公子你报个不吃亏的价钱,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姜太夫人也劝徐大公子。
徐大公子笑的温和且柔软。
“郡主,伯母,就当我为將士们和九霄出点力罢!”
“我已经按照郡主说的在商言商收了银子了……再者说,其实我也缺银子,哪里挣不是挣?不是非得要挣这个冬衣的银子的。”
人家都这样说了,秦如茵和姜太夫人也无奈。
还是姜太夫人替秦如茵答应下来。
徐大公子约好明日就和秦如茵交割絮,秦如茵答应下来后,徐大公子就请辞离开了。
姜太夫人忙问秦如茵手上的银子可够用。
徐大公子收的絮有三十八万斤左右,路上几个月的行程过去了,估计会稍有损耗。
就按照三十八万斤来说,一斤五百文钱,折算成银子也要十九万两。
秦如茵十九万两现银还是拿得出来的。
姜九霄出征之前其实给她留了一个大匣子,里面装的都是银票。
她从来没想著去动。
无他。
她手头上的现银好歹也有几十万两,根本不需动用他留下的。 ↑返回顶部↑
徐大公子赶紧道:“郡主不必忧心,我们大应西疆光照好,土地广袤,极適合种植这种农作物。
那边的农每家每户一年最少种植上百亩,一亩能產上好的絮三十斤左右,一斤三百文钱已经不算少了。”
“徐某的商队都是按照当地的最高价收购的,有些的商队压到二百五十文,当地的农都愿意卖的。”
“一般来说,西疆那边一亩地能收二百到三百斤左右。
年成好的时候,能出上好的絮三十斤左右,一斤能卖二百五十文到三百文。次一等的五十斤左右,一斤能卖二百文左右。
一般的四十斤左右,一百二十文一斤差不多。劣等的三十斤左右,这价钱就低了,三十文到五十文一斤。”
还有籽一百多斤,籽可以榨成籽油,也是能卖钱的。”
“在西疆,农其实过的很好,不比我们大应朝江南行省的百姓们过的差。”
秦如茵略算了算,还真是。
但即便徐大公子安慰她,她也知道徐大公子这个价钱还是报低了。
这絮收上来的价钱也许三百文不假,可大应朝的西疆到大应朝的京都足有五六万里路。
好在大应朝的丝绸之路不止全是旱路,也有一部分水路,那是开通的大运河。
即便如此,这一路上的运输费用,人力费用也不是小数目。
秦如茵真诚对徐大公子说:“朝廷给的一件冬衣价钱是三两银子,我这边找人製作冬衣的工钱也不会太多……徐大公子你报个不吃亏的价钱,这样我心里好受些。”
姜太夫人也劝徐大公子。
徐大公子笑的温和且柔软。
“郡主,伯母,就当我为將士们和九霄出点力罢!”
“我已经按照郡主说的在商言商收了银子了……再者说,其实我也缺银子,哪里挣不是挣?不是非得要挣这个冬衣的银子的。”
人家都这样说了,秦如茵和姜太夫人也无奈。
还是姜太夫人替秦如茵答应下来。
徐大公子约好明日就和秦如茵交割絮,秦如茵答应下来后,徐大公子就请辞离开了。
姜太夫人忙问秦如茵手上的银子可够用。
徐大公子收的絮有三十八万斤左右,路上几个月的行程过去了,估计会稍有损耗。
就按照三十八万斤来说,一斤五百文钱,折算成银子也要十九万两。
秦如茵十九万两现银还是拿得出来的。
姜九霄出征之前其实给她留了一个大匣子,里面装的都是银票。
她从来没想著去动。
无他。
她手头上的现银好歹也有几十万两,根本不需动用他留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