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分析对比(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会议结束后,陈鸿指示祁全联繫国內外一些在基因编辑领域有突出贡献的科研机构和专家。
  “邀请他们参与我们的技术难题会诊,组织联合研討会,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
  “另外,”陈鸿补充道,“还要探索与一些专业技术公司合作的可能性。”
  “他们可能在某些特定领域拥有我们所缺乏的技术专长和资源。”
  “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开展技术改进工作,加速问题解决进程。”
  祁全立刻领会了陈鸿的意图。
  “陈总,我明白,我会儘快联繫这些机构和专家,並制定详细的合作方案。”
  陈鸿点点头,眼中闪烁著坚定的光芒。
  陈青盯著屏幕上闪烁的基因序列,眉头紧锁。
  “这段序列的表达活性明显异常。”
  她指著屏幕上標红的一段基因序列,语气坚定。
  “哥在会上强调过精准度和效率的问题,我认为这段序列的不稳定性,很可能就是导致基因编辑效率低下的关键。”
  一位年轻的研究员凑近屏幕,仔细观察著数据。
  “陈青姐,这段序列的gc含量好像也偏高。”
  “没错,”陈青点点头,“gc含量过高会导致dna双链结构更稳定,这可能会影响基因编辑工具的结合和切割效率。”
  “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法来降低这段序列的gc含量,或者寻找一种能够更有效切割高gc含量dna的基因编辑工具。”
  陈青迅速在电脑上敲击著键盘,搜索著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库。
  “我记得有一篇文献提到过一种新型的基因编辑酶,它对高gc含量dna的切割效率更高。”
  “小王,你去找一下这篇文献,看看这种酶的具体特性和应用情况。”
  “好的,陈青姐。”
  陈青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利用最先进的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基因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绘製了详细的分子作用图谱,分析了基因编辑过程中各种酶的活性变化、dna修復机制的异常以及其他可能导致不稳定性的因素。
  “这段时间大家辛苦了,”陈青在小组討论会议上说道,“我们已经收集了大量的实验数据,也初步找到了一些可能导致基因编辑不稳定性的因素。”
  “今天我们邀请了公司內部不同领域的专家,希望能够从多学科的角度,更深入地探討这个问题。”
  一位生物化学专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酶的活性变化可能是导致不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基因编辑工具的核心就是酶,如果酶的活性不稳定,就会影响基因编辑的精准度和效率。”
  一位分子生物学专家补充道:“dna修復机制的异常也可能是一个关键因素。”
  “基因编辑过程中会產生dna断裂,细胞会启动dna修復机制来修復这些断裂。”
  “如果dna修復机制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基因编辑出现错误。”
  专家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问题可能的原因,为陈青团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