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我们来的太迟了。」(3 / 5)
“此事应该记下你一份功绩。”
“寒冬就要来临,我们希望我大明英勇的战士们能免受严寒威胁。”朱元璋慷慨陈词。
“陛下儘管放心。”
“这些过冬的衣物均是我精挑细选採办,绝无假冒偽劣之嫌。”郁新赶忙回復,他自然清楚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很好。”朱元璋点点头。
“报告陛下。”
“从大寧府传来寧王殿下急件。”
“因为外敌叛乱,原本的大寧四万驻军几乎遭受重创,现向上奏,请示在大寧招募更多兵员,补充兵力以维持防御局势。”兵部尚书秦逵走出来高声道。
“记得大寧原来兵力不是共有四万五千么?”
朱元璋盯著秦逵提问。
“回稟陛下。”
“確实是这样。”
“可三卫之反叛出人意料,如今的四万五千部队已不足两万。”秦逵匯报。
“的確是该补充兵力稳固防御。”
“此役之中,朱雄率领的平寇大军必然也折损不轻。”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
“老四。”
“依你之见,大寧府还需要增加多少兵马?”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武官前列的朱棣身上。
自他回朝之后,每次朝会都会被朱元璋召唤参与。
……
“启稟父皇。”
“儿臣认为,这场叛乱的发生表明北疆依旧需要驻扎重兵防守。
大寧以北除了那几个反叛的卫所,还存在不少部族,他们隨时可能成为不安定因素。
而且这片区域还与高丽接壤,更需防备。”
“儿臣觉得,应当將大寧府的常驻守军扩充到五万,同时,朱雄统领的镇寇军也应扩编至五万人。”朱棣语气郑重地说道。
“老四说得確实有道理。”
朱元璋点了点头,隨后望向秦逵,直接下令:“准许寧王所奏,请允许將大寧守军扩充至五万,另朱雄所属的镇寇军也有损员,在战后需补充到五万人规模。”
“臣遵旨。”秦逵迅速领命,然后退下。
“报!”
“微臣叩见皇上。”
“前方传来了大寧捷报!” ↑返回顶部↑
“寒冬就要来临,我们希望我大明英勇的战士们能免受严寒威胁。”朱元璋慷慨陈词。
“陛下儘管放心。”
“这些过冬的衣物均是我精挑细选採办,绝无假冒偽劣之嫌。”郁新赶忙回復,他自然清楚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很好。”朱元璋点点头。
“报告陛下。”
“从大寧府传来寧王殿下急件。”
“因为外敌叛乱,原本的大寧四万驻军几乎遭受重创,现向上奏,请示在大寧招募更多兵员,补充兵力以维持防御局势。”兵部尚书秦逵走出来高声道。
“记得大寧原来兵力不是共有四万五千么?”
朱元璋盯著秦逵提问。
“回稟陛下。”
“確实是这样。”
“可三卫之反叛出人意料,如今的四万五千部队已不足两万。”秦逵匯报。
“的確是该补充兵力稳固防御。”
“此役之中,朱雄率领的平寇大军必然也折损不轻。”朱元璋沉思了一会儿点点头。
“老四。”
“依你之见,大寧府还需要增加多少兵马?”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武官前列的朱棣身上。
自他回朝之后,每次朝会都会被朱元璋召唤参与。
……
“启稟父皇。”
“儿臣认为,这场叛乱的发生表明北疆依旧需要驻扎重兵防守。
大寧以北除了那几个反叛的卫所,还存在不少部族,他们隨时可能成为不安定因素。
而且这片区域还与高丽接壤,更需防备。”
“儿臣觉得,应当將大寧府的常驻守军扩充到五万,同时,朱雄统领的镇寇军也应扩编至五万人。”朱棣语气郑重地说道。
“老四说得確实有道理。”
朱元璋点了点头,隨后望向秦逵,直接下令:“准许寧王所奏,请允许將大寧守军扩充至五万,另朱雄所属的镇寇军也有损员,在战后需补充到五万人规模。”
“臣遵旨。”秦逵迅速领命,然后退下。
“报!”
“微臣叩见皇上。”
“前方传来了大寧捷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