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新的认识(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元璋语气中透著强烈的杀气。
  从前不知市舶司如此盈利,也不知海外竟如此富饶,也就罢了。现在既已知晓,若还有人继续作乱,朱元璋绝不会手软。
  对一个歷经贫困的君主来说,任何妨碍他赚钱,特別是赚大钱的人,都是他的劲敌。
  韩成没细谈如何杜绝走私,他认为以朱元璋的能力,此事定能妥善处理。
  他还需在此班门弄斧吗?
  “要建立市舶司,除了要有强大的海军和相关政策支持外,还需要专业人才来主导和指导。这其中有诸多学问。
  就说海上远航吧,需要积累无数经验。”
  地方上的风俗习惯、喜好货品以及特產之类的事宜,这些都是需要预先打探明白的。
  把这些搞清楚,才不至於像瞎子一样摸不著头脑……
  朱標低头疾书,唯恐遗漏韩成所说的一个字。
  朱元璋也是全神贯注地听著。
  这一夜,韩成让父子俩都有了新的认识。
  初来时只问能否找寻与鸡蛋的替代品,不曾想竟收穫如此之丰。
  “啊,我突然想到一个人,不知他还健在否。
  若能找到此人,对市舶司的海外贸易定是莫大的助力!”
  讲到市舶司事务,韩成脑海中忽地浮现出一个名字。
  他心中一阵欢喜,暗自责怪自己先前为何遗忘此人的存在!
  幸好此刻记起,否则损失恐难以估量。
  “是谁?”
  “韩成,快说!”
  (请记住10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韩成话音未落,朱元璋与朱標的声音便同时响起。
  儘管话语不同,但两人的心意却是一致的。
  “此人姓汪,名大渊,字奐章。”
  韩成缓缓道出此人的姓名。
  对於后世许多人而言,汪大渊的名字颇为陌生。
  远不及七次下西洋的郑和那样声名显赫。
  朱元璋沉吟片刻,心中暗自思量。汪大渊这个名字虽陌生,但听韩成所言,此人早年便已投身航路,足跡遍布南洋诸地,更留下《岛夷志略》以记风土。若能招揽其人至市舶司,必可为事务添砖加瓦。
  “汪大渊……”朱元璋喃喃自语,脑海中飞速回忆,却未寻得丝毫印象。朱標亦摇头表示不知。
  韩成笑道:“这倒也不奇怪,他不过一介商人,在这世间並未显赫名声。早在元廷时,他便已在外闯荡,对南海一带颇为熟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