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我倒是真有些想法(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韩成说道:“分封制的歷史非常悠久。
  有人说,自尧舜时便已萌芽。
  在我看来,分封制是一项卓越的制度。
  它既適应当时生產力的发展,又是一个促进疆域扩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华夏文明初兴时,地盘狭小,正是靠一次次分封,一场场征战,才不断拓展疆域。
  特別是西周建立后的大规模分封,影响更为深远。
  原本很多地方並不归周所有,但通过此次分封,让华夏文明更快传播、发展,华夏的疆土得以进一步扩展。”
  七国混战之后,秦终於吞併其余六国,为了巩固集权统治,始皇废除了古老的分封体系,改行郡县制度,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
  这无疑是一项极富远见的举措。
  自此以后,无论何人坐拥皇座,都会把统一视为终极追求。
  它让这片土地即便歷经硝烟与纷扰,依然能重新聚合,愈发辉煌。
  然而项羽实行分封,引发楚汉鏖战;刘邦建立汉室后虽设郡县却仍行分封,结果又酿成七国之乱;晋代则有八王之祸。
  因此,后世**渐渐觉悟,分封时仅予虚名而不授实质领地。
  直至当今圣上,同样广封亲王,终致靖难之变……
  由此观之,分封制似乎该被淘汰。
  毕竟它已不合时宜,不仅阻碍发展,更常致內乱频发。
  不过……我並不认同。
  因为后来者大多未能掌握分封制的真諦。
  分封並非简单地將已有疆域再行分割。
  真正的分封制,需要在未完全掌控的新土上施行,藉此拓展版图,增强实力。
  他把自身掌控范围以外的土地,分封给了诸侯王。
  让这些诸侯王带领部属和兵卒,前往荒芜之地,逐步开拓疆土。
  而他们所开闢並建立起来的地方,在名义上依然归属於周天子!
  后来那些效仿者,却是在已有土地上施行分封。
  这种方式显然违背了国家统一的趋势,难免会造成各种问题,显得不合时宜。
  陛下若能將藩王们派遣至边远之地,这分封才真正符合古制。
  也是对分封制度核心价值的准確把握。
  与大明现有体制相结合,定能相辅相成……”
  分封制竟能如此解读运用?
  偏殿內,朱元璋与朱標听罢韩成之言,都觉得甚是新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