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其它地点(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那个“司南”突然动了起来,三层圆环以不同速度旋转,中央的指针微微颤动,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整个装置在水下安静地运转,没有任何外力作用的跡象,最终稳稳指向某个方向。
  指挥中心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盯著屏幕上那个自行转动的古老仪器,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和不解。
  技术员迅速调出海底地形图,將司南指向的方位延伸成一条直线。
  红线穿过层层海图,最终与二號信號点,黑石礁的位置完美重合。
  机器人保持固定拍摄,画面中那个神秘的器物遵循某种未知的规律运作继续自行转动,这次指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它反覆转动,最终呈现出清晰的规律性。
  他们快速记录著数据。
  “已经完成12次完整记录,”技术员调出数据图表,“运动轨跡完全重复。”
  有人盯著地图上標记的四个点:“其中一个方位我们已经知道对应什么了。”
  他指向东南方向的標记点,正是他们最早发现异常的二號信號点位置。
  “其他三个方位,目前没有已知的关联目標。”
  那个器物再次转动,勺柄精准地停在了西北方位,与之前的记录分毫不差。
  对於这个不同於任何已知秦汉时期的器物,一直以来都不確定是干嘛的,如今倒是变得清晰明了。
  “记录完整循环周期,准备对已知点位进行验证。”
  分析人员为了寻找相似案例,调出了渤海海域的详细海图。
  他们在上面仔细地標註出一號点和二號点的坐標,通过连接这两个点,他们延伸出一条线。
  同时,结合歷史文献中徐福船队可能的航线记载,查阅了地方志和海事档案,重新梳理了徐福东渡的所有现存记载,特別关注船只数量,编队方式和航线描述的细节,整理出秦汉时期沿海港口的位置信息。
  通过反覆研究推算,初步划定了三条可能的古代航行路线。
  他们將文献中的方位描述转换为现代地理坐標,在地图上叠加出航线轨跡,
  根据史料记载,筛选出有可能的古代泊锚地,这些地点如今都已演变成现代渔港或彻底荒废。
  外勤小队分成三支小队,分別前往最有可能的三个地点。
  第一小队携带深海探测设备前往最北端的海域,第二小队奔赴一处现已废弃的古军港遗址,如今却只剩下残垣断壁,第三小队则南下前往一个叫月亮湾的地方。
  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三个红点在地图上缓慢移动,分別代表外勤小队的位置。
  每当发现可疑目標,系统就会自动標记一个黄色感嘆號,並同步上传影像资料。
  技术员们紧盯著不断更新的数据流,將每个异常点与已知的沉船记录进行比对。
  海域监测站调整了扫描参数,开始重点捕捉与一號点相似的波动特徵。
  值班人员目不转睛地盯著频谱分析仪,记录每一个微小的异常信號。
  岸上调查组走访了沿海村落,向当地老渔民收集关於“鬼船”或“海市蜃楼”的口述歷史。
  並將每一份访谈记录都立即数位化,上传至中央资料库进行关键词分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