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请客吃饭(3 / 5)
站在中间c位的当然是首辅温体仁。
左边是制置司枢密黄尊素,右边是阁老周延儒。
客人们向三人一一招呼,能明显看得出,他们对黄尊素更客气更尊重,恨不得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称一声义父。
懂的人都懂。
制置司动脑动嘴,內阁六部动手动腿。
制置司一支笔,內阁六部跑断腿!
制置司枢密,比內阁首辅还要金贵,更有实权。
別的不说,现在从四品以上官员的擢迁黜免,全在制置司里討论。
从四品以上官员,枢密们合议定夺。从三品以上官员,平章们合议定夺。最后交皇上御批。
吏部负责提供官员履歷、初审结果,然后接到御批的合议,老老实实遵行。
至於从七品以上官员的擢迁黜免,地方有制置局的,比如平辽局、西北局、西南局、山东/山西制置局的,由制置局合议定夺,报吏部备案。
没有制置局的,由制置司组织局与吏部合议定夺,说是合议,还是组织局为主,它定下来,吏部遵行就是。
正从九品和八品官员,则由各地制置局组织处或新设的各布政司銓政厅合议定夺。
吏部等於成了人事档案局和秘书局...
官帽子在人家手里握著,钱袋子也在人家手里捏著,內阁和六部不就成了制置司的走狗吗?
给根骨头你就得摇尾巴..
眾人被请到松风楼后院,这里地方大,围著一个大水塘修建了榭台、廊亭,可以坐千余人都不觉得拥挤。
水塘中间还有一个露台,有曲桥与岸上相连。
等眾人坐下,温体仁和周延儒先在露台上讲了几句场面话,然后把露台让给黄宗羲和顾炎武。
“在下黄宗羲,字太冲。”
“在下顾炎武,字寧人。”
“今天由我俩给大家宣讲一下新国制改革方略草案一部分。”
“此草案还在討论和修订中,今日讲给大家听,也是希望诸位对其展开討论,给予各方面的意见。”
两人就像说对口相声一样,开始巴拉巴拉说起来。
“..其中一条最重要,以后做官有权但不能发財。妻子以及没有独立门户的儿子媳妇,均不可经商...
每年家產审计一次,每次迁升也需要审计一次家產...”
“新官律不仅有贪污受贿罪,还有收入不明罪...好消息是就算贪污巨大也不会剥皮实草,坏消息是一旦被定罪,家產全部没收,还要追还赃银。”
这是大明特色,一旦被认定贪赃罪,都察院等有司会核算出一个贪赃金额,比如某仓库丟失粮食若干石,库银若干两,不管是不是你任上不见的,反正你倒霉被查到的,就掛在你头上,哪怕是百年的亏空,也掛到你一个人头上平帐。
家產抄没,远远不够金额,那就接著还,你这辈子没还完,儿子接著还,儿子没还完,孙子接著还。
曾经嘉靖三十年左右,浙江有官员贪墨剿倭军资,被检举出来,世宗皇帝大怒,一查到底,最后匯总出一个惊天的赃银金额。 ↑返回顶部↑
左边是制置司枢密黄尊素,右边是阁老周延儒。
客人们向三人一一招呼,能明显看得出,他们对黄尊素更客气更尊重,恨不得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称一声义父。
懂的人都懂。
制置司动脑动嘴,內阁六部动手动腿。
制置司一支笔,內阁六部跑断腿!
制置司枢密,比內阁首辅还要金贵,更有实权。
別的不说,现在从四品以上官员的擢迁黜免,全在制置司里討论。
从四品以上官员,枢密们合议定夺。从三品以上官员,平章们合议定夺。最后交皇上御批。
吏部负责提供官员履歷、初审结果,然后接到御批的合议,老老实实遵行。
至於从七品以上官员的擢迁黜免,地方有制置局的,比如平辽局、西北局、西南局、山东/山西制置局的,由制置局合议定夺,报吏部备案。
没有制置局的,由制置司组织局与吏部合议定夺,说是合议,还是组织局为主,它定下来,吏部遵行就是。
正从九品和八品官员,则由各地制置局组织处或新设的各布政司銓政厅合议定夺。
吏部等於成了人事档案局和秘书局...
官帽子在人家手里握著,钱袋子也在人家手里捏著,內阁和六部不就成了制置司的走狗吗?
给根骨头你就得摇尾巴..
眾人被请到松风楼后院,这里地方大,围著一个大水塘修建了榭台、廊亭,可以坐千余人都不觉得拥挤。
水塘中间还有一个露台,有曲桥与岸上相连。
等眾人坐下,温体仁和周延儒先在露台上讲了几句场面话,然后把露台让给黄宗羲和顾炎武。
“在下黄宗羲,字太冲。”
“在下顾炎武,字寧人。”
“今天由我俩给大家宣讲一下新国制改革方略草案一部分。”
“此草案还在討论和修订中,今日讲给大家听,也是希望诸位对其展开討论,给予各方面的意见。”
两人就像说对口相声一样,开始巴拉巴拉说起来。
“..其中一条最重要,以后做官有权但不能发財。妻子以及没有独立门户的儿子媳妇,均不可经商...
每年家產审计一次,每次迁升也需要审计一次家產...”
“新官律不仅有贪污受贿罪,还有收入不明罪...好消息是就算贪污巨大也不会剥皮实草,坏消息是一旦被定罪,家產全部没收,还要追还赃银。”
这是大明特色,一旦被认定贪赃罪,都察院等有司会核算出一个贪赃金额,比如某仓库丟失粮食若干石,库银若干两,不管是不是你任上不见的,反正你倒霉被查到的,就掛在你头上,哪怕是百年的亏空,也掛到你一个人头上平帐。
家產抄没,远远不够金额,那就接著还,你这辈子没还完,儿子接著还,儿子没还完,孙子接著还。
曾经嘉靖三十年左右,浙江有官员贪墨剿倭军资,被检举出来,世宗皇帝大怒,一查到底,最后匯总出一个惊天的赃银金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