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求解成功能让人类文明上一个新高度(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生物医学领域,精准模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气流在肺部的运动,推动疾病医疗与医疗器械设计。
  在能源领域,优化风力发电机叶片形状,如利用湍流能量,改进核反应堆冷却系统,避免局部高温等。
  总而言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连接纯粹数学与应用科学的桥梁。
  解决这个问题将重塑人类对流体运动的掌控能力,从理论到实践深刻改变航空航天、能源、气候、生物等诸多领域,甚至可能催生全新的技术革命。
  不只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已经在陆安心中,千禧年的另外五个难题他都知道怎么解决。
  因为,真理就在他的大脑里。
  这都是陆安前世遭遇那场宇宙级灾难真空衰变的缘故,他的意识奇迹般的在真空衰变后,以某种未知状态幸存了下来,并且在那个奇异状态期间洞悉了真理,一系列困扰他数百年的问题都已豁然开朗。
  “你要是解决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问题,很可能会同时拿下菲尔兹奖和诺贝尔物理学奖。”
  孟秋颜说着垂眸略作沉吟,她抬眼看向陆安,嘴角一扬,微笑着又道:“噢~,还有克雷数学研究所的赏金,足足100万美元呢,这应该是世界上最难赚到的100万美元了吧。”
  陆安瞄了眼女友,用以轻松的语调说:“纳维-斯托克斯方程解析解的价值可不止100万美元,就算100万亿美元都不算多,它相当于是推动人类科技发展的倍增加速器,短期内可迎来一波技术爆炸,其价值难以用具体的数字来量化。”
  孟秋颜好奇地问道:“解出来后,你打算什么时候发表论文?”
  闻言,陆安顿时一笑:“发表论文?这可不能随便乱发,要提前跟国家沟通,获得批准才行,不批准就不能发。”
  陆安要是不声不响地发表出去,成了既定事实,国家也只能认了。
  然后派人过来埋怨几句,这么大的事招呼都不先打一声,以后再有类似的事一定要事先汇报。
  陆安说道:“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涉及到众多应用科学领域,会带来巨大的技术进步,光是对军工装备,如飞机、战斗机的研制,还有航天领域等,这就涉及到国防和高精尖领域。”
  当下科技人员的研发思路,主要还是依赖“经验归纳”与“试错积累”,不断进行试错,这样成本高效率还慢,但因为理论不精确,也只能进行试错积累去验证,直至找到正确答案。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决,从经验模拟到理论精确,本质上是让“理论预测”更加可靠,从而减少试错的成本。
  打个比方,当理论精确度是70%的时候,需要试错验证1000次才能找到答案。
  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解决,一下子将理论精度提升到了99.999%以上,原本需要1000次试错验证可能就只需要10次甚至一次就找到答案了。
  这无疑能极大的减少试错成本和时间成本,效率也大幅飙增。
  搞定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就能让当下的实际验证的角色从原来的“主导者”和“唯一依据”转变为理论的“校准器”和“边界探测器”。
  当你还在用传统经验科学进行试错主导的那套逻辑去研制一款新战机、新火箭,需要十年二十年,投入的资金几百亿甚至上千亿。
  而我搞定了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做同样的事情,时间周期从按“年”变成按“月”为单位计,我十几个月就能实现一款新火箭从立项到首飞,投入的资金还大幅骤降。
  你费钱费时费力,我省钱省时省力。
  这其中的优势,不言而喻。
  孟秋颜想了想也不由得点点头说:“要是纯粹的理论数学层面,公开发表也无妨,但涉及到应用科学而且还能迅速转化成果的话,确实不宜公开发表。”
  这时,陆安略作沉思忽然道:“还是得发表。”
  孟秋颜:“???”
  陆安与之对视着笑道:“发表出来,但让他们看不懂就是了,我在论文里融些其它因子,使得验证成本突破天际,让外界无法证明也无法证伪。”
  孟秋颜感到困惑不解:“这不是多此一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