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就按这个方案来搞,干吧(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星流软件工具将之全面取代,也只是时间问题。
  ……
  三天后。
  陆安来到了星界动力航天临时总部。
  到了公司,他与吴光裕、王铁艺、诺维科夫等一众专家开会。
  此刻,只见与会的首席总师吴光裕看向陆安说道:
  “陆安同志,我们在这段时间经过集中研讨论证,均一致认为在星流工具的支持下,在18个月内的时间周期内完成一款新型火箭从立项到首飞是完全具备可行性的。”
  之前他们都是不相信的,因为基于以往的经验科学的思路,18个月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这点时间甚至连技术论证都不一定够。
  但现在不一样了,一款具备革命性意义的新工具诞生后,周期缩短至18个月不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
  王铁军旋即拿起一份文件递给陆安,说道:“这是我们对星界动力首款火箭也是可回收火箭制定的初步方案,陆安同志,你看看。”
  闻言,陆安接过档案袋,取出材料打开一栏。
  项目代号初定为:星箭1号。
  项目定位为中大型可回收运载火箭,对标的是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并力求在关键性能上实现超越。
  利用星流工具进行全系统、全包线的气动、热力、结构拓扑优化,最大化推重比和运载系数。
  一级火箭的设计目标是至少复用50次,简化检修流程,追求类似航空器的快速周转。
  采取模块化与通用性,标准化接口,适应不同任务需求,比如一箭多星、大型单体卫星、载人飞船适配器等等。
  陆安翻阅文档,阅览“星箭1号”的主要参数设计目标。
  高度:72.6米。
  直径:3.81米。
  起飞质量:588吨。
  起飞推力:8600kn。
  推进剂:液氧/液态甲烷。
  一级发动机:9台“星火-1a”液氧甲烷发动机,单台推力960kn。
  二级发动机:1台真空优化型“星火-1v”,真空推力1480kn,真空比冲465秒。
  运载能力(至leo一级回收):星箭1号,目标≥29.56吨,星箭1号消耗性,目标≥39.65吨。
  运载能力(至gto一级回收):星箭1号,目标≥10.79吨,星箭1号消耗性,目标≥14.21吨。
  单次发射成本:1.5亿元人民币。
  复用后每公斤发射成本:2500元人民币。
  火箭本体制造成本:2.2亿元人民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