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粮食问题(1 / 2)
毛驤子生平最为在意的就是有人说他少了男人的某些东西,周宣当面的讽刺,让他险些当场翻脸。
“周大人,此事怕是不妥,耽误了平西侯的救治,咱家可是要如实奏明陛下的!”
“你是不是忘了,平西侯生病的消息,可是我先测算出来的,本官掐指一算,就知平西侯会安然无恙,用不著你提醒!”
周宣没给毛驤一点好脸色,这可把毛驤气坏了。
现在他可不仅仅是总管太监,皇上身边的人,更是兼任著锦衣卫都指挥使,连在场的燕王和世子们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周宣居然毫不留情,简直没把他放在眼里。
“你们几个听好了,虽说我现在不是指挥使,但你们都是我一手带起来的,这一路上必须听我师父的话,否则回来之后,我不会放过你们。”
就在毛驤要拿出指挥使的威风和周宣一较高下的时候,二虎从院子里走出来,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对隨行的几个锦衣卫交代起来。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本身对让一个太监当指挥使就非常反感,何况二虎是他们的老上司,於是几个锦衣卫当即拱手道:“卑下尊令。”
毛驤顿时不爽起来,二虎不过是个前任,说话都比自己管用,心理更加不平衡了。
“毛指挥使,上马吧。”
周宣白了他一眼,翻身上马,毛驤见眾人都站在周宣这边,也不好发作,只好悻悻的跟著上了马。
“毛指挥使上马的姿態真是优雅,是不是少了那两个东西,不怕硌著,所以特別轻盈?”
周宣貌似好奇的问道,引得眾人险些笑出了声。
毛驤摆出一张死人脸,装作没听到,因为这个话题会让他感到自卑。
一行人启程,很快出了京城,沿著官道往西南方向前行。
“师父,这农田长势喜人呀。”
朱高炽看著道路两侧的农田,颇为欣喜的说道。
“这叫长势喜人吗?”
看著农田里稀疏的秧苗,周宣撇嘴反问。
“周大人果然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文臣,咱家可是种过地的,也就是陛下在位,天下风调雨顺,才会有如此丰收之相,周大人难道觉得有错?”
毛驤终於抓到机会,催马上前得意的说道,顺势拍了一波老朱的马屁,虽然老朱不在这里,但有些话,会有渠道传到他老人家的耳朵里。
周宣撇嘴道:“井底之蛙,这亩產能有两三百斤,就是风调雨顺的丰收了吗,我看还差得远,朱高炽,你要记住,凡事都如物理,都是有跡可循,正如这庄稼一样,同样需要科学方法。”
毛驤冷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周大人是农学大家呢,不知你可曾耕种过?”
周宣没搭理他,继续对朱高炽说道:“庄稼长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肥力,人不吃饭会饿,庄稼也是一样的,光靠天吃饭,那是蠢货才做的事,咱们不能学。”
毛驤又差点发火,周宣居然敢暗讽自己是蠢货,好大的胆子!
“师父,那庄稼也吃饭吗?”
“庄稼和人一样,都是要吃饭的,不过庄稼要吃的饭,是肉眼看不到的元素,所谓元素,就是构成这个世界的东西,庄稼需要的元素是锌,钾,等回京以后,我会给你们详细讲解。”
看到大明的產出,周宣觉得有必要搞化肥出来了,在没有高產作物之前,需要用肥力提升產量,不然一亩地两百斤的收成,怕是不够一个人吃的。
经歷过元末乱世,大明初期的人口锐减,不过也有数千万之多,这个数字会隨著时间的增加而呈几何倍数的增加,到时靠亩產两百斤,是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的。
所以未雨绸繆,周宣决定给朱高炽这个潜在的科学家灌输元素知识,让他去开发化肥去。 ↑返回顶部↑
“周大人,此事怕是不妥,耽误了平西侯的救治,咱家可是要如实奏明陛下的!”
“你是不是忘了,平西侯生病的消息,可是我先测算出来的,本官掐指一算,就知平西侯会安然无恙,用不著你提醒!”
周宣没给毛驤一点好脸色,这可把毛驤气坏了。
现在他可不仅仅是总管太监,皇上身边的人,更是兼任著锦衣卫都指挥使,连在场的燕王和世子们都得给他几分面子,周宣居然毫不留情,简直没把他放在眼里。
“你们几个听好了,虽说我现在不是指挥使,但你们都是我一手带起来的,这一路上必须听我师父的话,否则回来之后,我不会放过你们。”
就在毛驤要拿出指挥使的威风和周宣一较高下的时候,二虎从院子里走出来,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对隨行的几个锦衣卫交代起来。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本身对让一个太监当指挥使就非常反感,何况二虎是他们的老上司,於是几个锦衣卫当即拱手道:“卑下尊令。”
毛驤顿时不爽起来,二虎不过是个前任,说话都比自己管用,心理更加不平衡了。
“毛指挥使,上马吧。”
周宣白了他一眼,翻身上马,毛驤见眾人都站在周宣这边,也不好发作,只好悻悻的跟著上了马。
“毛指挥使上马的姿態真是优雅,是不是少了那两个东西,不怕硌著,所以特別轻盈?”
周宣貌似好奇的问道,引得眾人险些笑出了声。
毛驤摆出一张死人脸,装作没听到,因为这个话题会让他感到自卑。
一行人启程,很快出了京城,沿著官道往西南方向前行。
“师父,这农田长势喜人呀。”
朱高炽看著道路两侧的农田,颇为欣喜的说道。
“这叫长势喜人吗?”
看著农田里稀疏的秧苗,周宣撇嘴反问。
“周大人果然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文臣,咱家可是种过地的,也就是陛下在位,天下风调雨顺,才会有如此丰收之相,周大人难道觉得有错?”
毛驤终於抓到机会,催马上前得意的说道,顺势拍了一波老朱的马屁,虽然老朱不在这里,但有些话,会有渠道传到他老人家的耳朵里。
周宣撇嘴道:“井底之蛙,这亩產能有两三百斤,就是风调雨顺的丰收了吗,我看还差得远,朱高炽,你要记住,凡事都如物理,都是有跡可循,正如这庄稼一样,同样需要科学方法。”
毛驤冷笑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周大人是农学大家呢,不知你可曾耕种过?”
周宣没搭理他,继续对朱高炽说道:“庄稼长得好不好,最重要的是肥力,人不吃饭会饿,庄稼也是一样的,光靠天吃饭,那是蠢货才做的事,咱们不能学。”
毛驤又差点发火,周宣居然敢暗讽自己是蠢货,好大的胆子!
“师父,那庄稼也吃饭吗?”
“庄稼和人一样,都是要吃饭的,不过庄稼要吃的饭,是肉眼看不到的元素,所谓元素,就是构成这个世界的东西,庄稼需要的元素是锌,钾,等回京以后,我会给你们详细讲解。”
看到大明的產出,周宣觉得有必要搞化肥出来了,在没有高產作物之前,需要用肥力提升產量,不然一亩地两百斤的收成,怕是不够一个人吃的。
经歷过元末乱世,大明初期的人口锐减,不过也有数千万之多,这个数字会隨著时间的增加而呈几何倍数的增加,到时靠亩產两百斤,是不可能养活这么多人的。
所以未雨绸繆,周宣决定给朱高炽这个潜在的科学家灌输元素知识,让他去开发化肥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