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布局基层第一步(1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08章 布局基层第一步
  秋日的风已带上了明显的凉意,卷起窗外几片早凋的枯叶,打着旋儿落在干燥微黄的草地上。
  天高云淡,正是江淮九月末的光景,田间地头的大忙已近尾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忙碌过后的沉静,间或夹杂着远处营盘传来的操练号子。
  一份墨迹犹新的呈文,静静躺在石山宽大的案头,标题赫然是《陈荣军社积弊四事疏》。
  这封出自新任荣军社都事周闻道之手的报告,并非坐而论道的空谈。石山当初批给周闻道、卞元亨、云半个月长假,本意是考虑到三人在外漂泊数月,让他们好好休整。
  周闻道却是坐不住的性子,假期才几天,便扎进了荣军社对外营业的农庄、工坊、店铺之中。
  或混迹于田间陇亩,查看农事稼穑;
  或置身于嘈杂工坊,旁观匠人劳作;
  或在喧闹市集中,细察店铺营生。
  待到石山班师凯旋回到合肥,周闻道便求元帅提前销假,正式接掌荣军社,随即扑在第一线,亲身体验着荣军社庞大躯体的每一次脉搏跳动,每一处经络淤塞。
  这份凝聚了大半个月时间实地观察与深切忧虑的万字长文,便是他出任荣军社都事后,向石元帅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石山此刻正逐字审阅,呈文开篇直指核心:
  “卑职周闻道谨禀元帅麾下:窃查荣军社之弊,积重日久,非猛药不可救。今冒死沥陈四端,伏乞钧裁:
  一曰:员额冗滥,负累沉重。
  社内人等,总数已逾万众。其中多有老迈羸弱、稚龄幼童及身有残障者,本非壮健劳力。此辈人等,产能低下,甚或全无产出。
  然社中非止需供养其口粮,更兼托育稚子、赡养孤老、抚恤残弱等诸般杂务,皆系于社中。钱粮开支浩繁,日积月累,已成不堪承受之重负。
  二曰:门类芜杂,管理失序。
  荣军社所营,上至农庄屯垦、土木营造,中涉纺纱织布、被服缝制、军粮加工,下及部分军械修缮、坊市店铺,林林总总,竟达一十七门之多。
  然察其管事掌柜、工头班首,约莫七成之数,懵然不知成本核计为何物。诸般行事,唯知奉行上峰指令,刻板僵化,不晓变通。
  物料虚耗、工时延宕、调度乖张之事比比皆是,致使百工之效,十不存五,糜费惊人。
  三曰:训导匮乏,技艺粗疏。
  社中执役人等,约六成有余,未得相应职司之教导传习。其技艺所得,纯赖经年累月之摸索体悟,或口耳相传之零碎经验。
  此辈人等,或守旧法而不知革新,或遇新务则茫然无措,差讹频出,精良难期。
  四曰:权责不清,赏罚不明。……”
  石山的目光在这字字锥心的弊病上缓缓扫过,心中百念流转。
  他成立荣军社的初衷再朴素不过:彼时红旗营初立,地盘仅一座小小的虹县,税赋几近于无。但李武带着楮兰站户赶来,他总得给自己的基本盘——这些已经毁家弃业追随自己的站户一条活路。
  仓促之间,荣军社便如一个粗粝的大筐,将无业的军属、伤残的士卒一股脑儿装了进去,管吃管住,勉强维系。
  至于精细的管理、长远的规划?
  当时连能不能活过明天都是奢望,哪顾得上这许多!
  但随着红旗营的不断壮大,这筐子也不断膨胀,吸纳的人员越来越多,摊子越铺越大,当初的权宜之计,如今已成了步履蹒跚百病缠身的庞然大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