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布局基层第一步(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彭早柱听到元帅的声响,赶紧侧身让开,引着周闻道步入元帅衙署官厅。
  厅内,石山仍伏案疾书,笔走龙蛇。
  彭早柱手脚麻利地搬来一个红木秀墩,轻轻放在离帅案不远不近的位置,对周闻道使了个眼色,便躬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门帘落下,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这位彭早柱,乃是彭二郎的独子。
  芝麻李决意举部投效石山,为表心迹,主动将膝下仅有的两个儿子都托庇于石山。
  彭二郎、李喜喜、薛显等徐州掌握实权的文武见状,无论真心还是被迫,也纷纷效仿,或送亲子,或遣族中亲近子弟,以“质子”身份入红旗营效力,以示绝无二心。
  彭早柱便是其中之一,年纪虽轻,行事却颇为沉稳干练,便被石山留在身边,充作轮值亲卫。
  厅内一时只剩下毛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周闻道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他垂手肃立,目光落在脚下夯实的泥地上,不敢直视石山。
  批阅完最后一行,石山搁下笔,长长吁了口气,站起身,缓缓踱了几步,活动着因久坐而僵硬的腰背关节,骨节发出轻微的脆响。
  周闻道见状,连忙趋前一步,躬身道:
  “元帅。”
  石山停下脚步,拿起案头那份《陈荣军社积弊四事疏》,扬了扬,道:
  “闻道,坐。你这份呈文,我已经仔仔细细看过了。”
  周闻道心头一紧,依言在秀墩上小心坐了半边屁股,腰杆挺得笔直,等待着下文。
  “找的问题,非常准!”
  石山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沉甸甸的分量,直入周闻道心田。
  “句句切中要害,条条直指痛处。很好!证明你这大半个月的苦工没有白费,是真正沉下去摸到了实情,也想到问题症结。”
  这份肯定,让周闻道连日奔波的辛劳和殚精竭虑的压力,瞬间化作了心底的一股暖流,紧绷的肩背也微微松弛下来。
  石山踱回案后,并未坐下,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粗糙的桌面,目光仿佛穿透了官厅墙壁,看到当初在虹县,荣军社草创之初的艰难景象。
  “荣军社成立之时,我红旗营方兴,地盘不过一隅,税赋所得,杯水车薪。将士们追随我浴血厮杀,根本没有军饷,仅能填饱肚子。
  我石山不能让麾下兄弟们在前方流血,他们的家小却在后方饿死冻毙,养着他们,乃是本分!”
  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那是乱世枭雄对追随者最朴素的承诺。
  周闻道知道元帅在铺垫情绪,为接下来的改革定调子,只是老实听着,并未出言干扰。
  果然,石山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凝而务实。
  “如今不同了。红旗营地盘渐广,税赋渐丰,军饷已能按月足额发放。将士们有了饷银,便能养家糊口。荣军社这为将士们‘养家’的担子,是该卸一卸了。
  你提出的精简人员,剥离那些不赚钱还倒贴钱的累赘,方向是对的!”
  石山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盯住周闻道,接着道:
  “此事阻力必然不小。那些军眷,许多已视荣军社为安身立命之所。骤然裁撤,易生怨怼,甚至动摇军心。这不是荣军社一家之事。我会明令军令司和宣曹全力配合你。
  让他们派人下去,深入各营各里,把道理讲给将士们讲清楚,如今有了饷银,自家能养家了,荣军社要轻装上阵,为大军做更大的贡献。
  你这边,则要动员那些不符合条件的老弱军属,主动退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要明之以利害,务必把抵触降到最低,不要搞出乱子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