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家国大事喜上喜(3 / 4)
石山的声音异常温柔,动作也极为细致。
刘若云顺从地吃完小半碗粥,感觉身上恢复了些许气力,毕竟是母女连心,目光便不由自主地飘向马秀英怀中的襁褓,轻声道:
“夫君,让马姑娘抱孩儿过来,容妾身看看吧?”
石山若不是要先安抚妻子,其实也早想看看自己两世为人的首个孩子。闻言立刻点头,马秀英小心地将婴儿抱过来,笑道:
“元帅,主母,您们瞧,小姐生得真是粉雕玉琢,好看得紧。”
“嗯。”
石山凑过去,痴痴地看着那红皱的小脸,初生婴儿脱离羊水不久,其实还看不出美丑,但在父亲眼中,却是世间最可爱的珍宝。一种奇妙的、血脉相连的悸动在石山心中涌动,让他几乎移不开眼。
“真可爱。”他喃喃道,语气里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傻气与喜悦。
刘若云说是看孩子,实则小半注意力仍停留在石山身上,仔细观察着他的反应。
见夫君如此专注喜爱,并无丝毫因自己头胎诞下女儿而显露的失望,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安稳地放回了肚子里,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真正舒心的笑容。
待马秀英将孩子抱到一旁小心看顾后,刘若云歇了口气,忽然提起了另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
“夫君。”
她的声音虽轻,却异常清晰,道:
“杜若自幼便陪在我身边,我们二人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姐妹。自外面成婚后,她伺候你我起居,尽心尽力,体贴周到。如今……夫君能否看在她一向勤勉忠心的份上,给她一个名分?”
杜若正在床边细心地为刘若云掖着被角,闻言,瞬间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却又不能擅自离开,只得深深垂下头,一双耳朵红得剔透,却紧张地竖起着,等待石山的答复。
石山何等心思,立刻明白了刘若云的用意。
这仍是“母以子贵”观念下的未雨绸缪——刘若云虽是平安生产,但“头胎不顺”,未能诞下男丁,她心中终究是存了份不安,担心日后自己和孩子的地位会受到影响。
故而,急切地想将自己的心腹丫鬟推上来,固宠的同时,也加深自己在后宅的势力。
杜若虽是丫鬟,但容貌清秀,性情乖巧温顺,又自幼跟随刘若云读书,还是夫妻二人早已默认的通房丫鬟,石山对她颇有好感,自不会拒绝。
他略一思忖,想到了一个更周全的法子,笑道:
“这样,岳母待会得了喜讯,定会过府来探望你。你便趁此机会求岳母带个话,请岳丈择个吉日,正式收杜若为义女。你二人既是情同姐妹,那便索性做了真姐妹,日后说出去,名头上也好听些。”
杜若一听,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盈满了泪水,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
她万万没想到,元帅不仅愿意纳她,竟还如此体贴地为她考量出身。
从此以后,她便是刘家名义上的女儿,再不是无根无基的婢女抬籍,以后元帅的“后宫”再如何扩充,她杜若在元帅众妻妾中,也能挺直腰杆做人了。
这份恩情,何其厚重!
刘若云其实也有此意,只是担心石山不喜,才不好主动提出来,当即笑逐颜开,却故意板起脸,对着杜若嗔道:
“你这傻丫头,还发什么呆呢?天大的造化就在眼前,还不快谢谢夫君恩典!”
“杜若……杜若谢……谢谢夫君!”
小丫鬟声音哽咽,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只觉得浑身滚烫,仿佛踩在云端,飘飘然不知所以。那副又惊又喜,手足无措的憨态,逗得石山和刘若云夫妻俩相视而笑,产房内充满了温馨喜悦的气氛。
马秀英也在一旁陪着笑,但那笑容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羡慕与淡淡的苦涩。 ↑返回顶部↑
刘若云顺从地吃完小半碗粥,感觉身上恢复了些许气力,毕竟是母女连心,目光便不由自主地飘向马秀英怀中的襁褓,轻声道:
“夫君,让马姑娘抱孩儿过来,容妾身看看吧?”
石山若不是要先安抚妻子,其实也早想看看自己两世为人的首个孩子。闻言立刻点头,马秀英小心地将婴儿抱过来,笑道:
“元帅,主母,您们瞧,小姐生得真是粉雕玉琢,好看得紧。”
“嗯。”
石山凑过去,痴痴地看着那红皱的小脸,初生婴儿脱离羊水不久,其实还看不出美丑,但在父亲眼中,却是世间最可爱的珍宝。一种奇妙的、血脉相连的悸动在石山心中涌动,让他几乎移不开眼。
“真可爱。”他喃喃道,语气里充满了初为人父的傻气与喜悦。
刘若云说是看孩子,实则小半注意力仍停留在石山身上,仔细观察着他的反应。
见夫君如此专注喜爱,并无丝毫因自己头胎诞下女儿而显露的失望,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安稳地放回了肚子里,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真正舒心的笑容。
待马秀英将孩子抱到一旁小心看顾后,刘若云歇了口气,忽然提起了另一件看似不相干的事。
“夫君。”
她的声音虽轻,却异常清晰,道:
“杜若自幼便陪在我身边,我们二人名为主仆,实则情同姐妹。自外面成婚后,她伺候你我起居,尽心尽力,体贴周到。如今……夫君能否看在她一向勤勉忠心的份上,给她一个名分?”
杜若正在床边细心地为刘若云掖着被角,闻言,瞬间羞得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却又不能擅自离开,只得深深垂下头,一双耳朵红得剔透,却紧张地竖起着,等待石山的答复。
石山何等心思,立刻明白了刘若云的用意。
这仍是“母以子贵”观念下的未雨绸缪——刘若云虽是平安生产,但“头胎不顺”,未能诞下男丁,她心中终究是存了份不安,担心日后自己和孩子的地位会受到影响。
故而,急切地想将自己的心腹丫鬟推上来,固宠的同时,也加深自己在后宅的势力。
杜若虽是丫鬟,但容貌清秀,性情乖巧温顺,又自幼跟随刘若云读书,还是夫妻二人早已默认的通房丫鬟,石山对她颇有好感,自不会拒绝。
他略一思忖,想到了一个更周全的法子,笑道:
“这样,岳母待会得了喜讯,定会过府来探望你。你便趁此机会求岳母带个话,请岳丈择个吉日,正式收杜若为义女。你二人既是情同姐妹,那便索性做了真姐妹,日后说出去,名头上也好听些。”
杜若一听,猛地抬起头,眼中瞬间盈满了泪水,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
她万万没想到,元帅不仅愿意纳她,竟还如此体贴地为她考量出身。
从此以后,她便是刘家名义上的女儿,再不是无根无基的婢女抬籍,以后元帅的“后宫”再如何扩充,她杜若在元帅众妻妾中,也能挺直腰杆做人了。
这份恩情,何其厚重!
刘若云其实也有此意,只是担心石山不喜,才不好主动提出来,当即笑逐颜开,却故意板起脸,对着杜若嗔道:
“你这傻丫头,还发什么呆呢?天大的造化就在眼前,还不快谢谢夫君恩典!”
“杜若……杜若谢……谢谢夫君!”
小丫鬟声音哽咽,一句话说得断断续续,只觉得浑身滚烫,仿佛踩在云端,飘飘然不知所以。那副又惊又喜,手足无措的憨态,逗得石山和刘若云夫妻俩相视而笑,产房内充满了温馨喜悦的气氛。
马秀英也在一旁陪着笑,但那笑容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羡慕与淡淡的苦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