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下一战制霸长江(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啧啧,这威力……海上大船触礁,破损也就这样。”
  杨破浪跑海运多年,自然清楚这一发弹丸的威力,与风浪中大船触礁的破坏力,完全不是一个层次,这句话,七分是真感慨,三分则是为了迎合石山准备将火炮应用于水战的计划。
  不过,他还是给自己的话留了个活扣,补充道:
  “若是这弹丸能再大上几分,那就更像了!”
  石山何尝不想让弹丸“再大几分”?但那意味着炮管需要更厚、更长,炮身的重量将成倍增加,不仅铸造难度和成本飙升,对载具的要求也极高。
  未来,红旗营的大型海船或许可以列装此类重炮,但目前的内河战船,暂时还是不要考虑过多,需要循序渐进。
  “元帅,属下以为,此炮确可用于水战!”
  水师都指挥使徐达先给出了肯定的结论,他目光锐利,显然经过了深思熟虑。接着他详细解释道:
  “水战,除了火攻和弓弩对射,无论钩拒、跳帮、拍竿,还是撞击,敌我战船皆需贴近至极近距离方能接战。
  而此炮可在百步之外便发起攻击,即便首发精度有限,其声势与威力亦足以扰乱敌军战船编队,若能命中,更是可重创敌船,为我军抢得先机。”
  执掌水师半年多,徐达早已精通各种传统水战战法,他并非为了迎合石山才说这些,而是真正认真琢磨了火炮列装后可能带来的战术变化。
  不过,他的想法仍偏向保守,仅将炮击视为对现有主流战法的一种强力补充,尚未完全意识到这种新式武器的出现,将从根本上颠覆延续千百年的水战形态。
  石山决定进一步启发他的思维,笑着抛出一个设想:
  “天德(徐达表字),试想一下,若将来我们能造出一种大型战船,左右两舷各装备二三十门口径更大,威力更猛的火炮,你觉得此船临敌之时,威能将会如何?”
  “左右两舷各二三十门?!”
  徐达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嘴巴微微张开,甚至下意识忽略了“口径更大威力更猛”这个前提。火炮现有的威力他已亲眼所见,而其射击精度低的缺点,完全可以通过数量来弥补。
  若真能有如此多的火炮同时齐射……那画面,他几乎不敢想象。
  徐达迅速在脑中推演,眼神越来越亮,激动地道:
  “何须二三十门?元帅!只需一艘大船能装备十门左右的火炮,在敌军战船尚未进入弓弩射程之前,我方便可多次发炮轰击!足以将同等体量的敌船轰得千疮百孔,甚至直接击沉。
  如此一来,往后的水战战术,必将因此而彻底改变,很多近战战法恐将成为不得已之下的选择。”
  “好!很好!”
  石山见徐达在军事上果然极具天赋,能举一反三,大为欣慰,接着透露道:
  “眼前这两门同型炮只是试制型号,口径较小,威力有限,主要设计用途乃是陆战支援,此次我就不留给水师了。
  滁州新已在尝试铸造更大型的铁炮,一年之内,水师最多可获得三艘专门设计的炮船!每艘船配备的火炮绝不会少于十二门(包括船头、船尾炮)。”
  虽然最快也得等到三、四个月后才能接收第一艘炮船,但一想到麾下即将拥有如此强大的神器,徐达仍忍不住热血沸腾,仿佛已经看到红旗营水师旌旗蔽日、炮火轰鸣,纵横长江的壮阔场景。
  他当即挺直腰板,抱拳郑重表态道:
  “请元帅放心!末将定会尽快琢磨透炮船战法战术,呈报元帅审阅。只待炮船列装,便立即组织将士开展针对性训练,必不辜负元帅厚望,绝不让此等神器蒙尘。”
  石山相信以徐达的悟性和能力,定能摸索出炮船与现有战船协同作战的新型战术体系。他并不打算以自己那点并不专业的后世零散知识指手画脚,只是补充提示了几个方向:
  “待日后我们铸造出更大口径的火炮,我还会命匠作院着手研发两种特殊弹种:一是以散射杀伤敌军甲板战兵、破坏船帆缆绳为主的‘葡萄弹’;
  二是以精准打击、破坏敌船桅杆使其失去动力为主的‘链弹’。你可先将这些概念记下,提前思考其应用场景。待实物出来后,便能丰富我军的水战战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