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征天下岂有捷径(4 / 4)
二是描绘美好的未来。所有将士都能分到田产——当然不可能全是寸土寸金的江南田地,石山的计划中,土地分配还是以地广人稀的江北为主。
如此,即便将士们日后因年岁渐大而退役,也能有一份生活保障。
这些田产当然不是军户的卫所田,就算给所有军户重新分田,只要压榨军户的组织模式不变,最多三五十年,这项制度还是会破产。
石山原身就是军户,太了解军户制度的落后和黑暗了,自然不会再压榨自己的追随者。
实际上,全取庐州后,石山就在推行分田政策,只因土地有限,分田的面还不够广,暂时只限定为有功将士。
三是宣布解读一个正在筹备中的机构——军法司。
绣衣营原本既管纠察,又要核实和处理一般违纪事件。若是严重违纪,则需报石山复核,并做出最终处理决定,这种模式只适合军队规模较小,驻地相对集中。
随着各卫不断扩编,绣衣营任务日渐繁重,本身即将升格为卫,再统揽这些职司,就容易引发很多问题,石山自己也没那么多精力处理军中的严重违纪,成立军法司便顺理成章。
军法司典军为曾兴,也是从楮兰就追随石山的老兄弟,忠诚经得起考验。
其职司当然不是只纠察军中违纪,不然的话,石山也不会在这个场合跟底层将士解读。
军法司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司,就是裁决军地案件。比如,红旗营将士触犯国法,或者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犯,将统一交由军法司裁决。
要提高红旗营将士的地位,光给钱给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制度和组织上保障其合法权益。
普通将士很难理解军法司成立的深远意义,但他们知道从此自己有了“娘家人”撑腰。
出了军营,已近酉时,趁着天色还没暗,石山又带人巡察了一遍城防。
在南城墙上,看着采石河此时水流很小,仅有底部一点,但其堤坝却有近丈高,且河道异常宽阔,石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忙道:
“快去请李习过来。”
李习就住在南城,倒是没用多少时间就登上了城墙。
“云观公,采石河可有漫堤?”
“有!”
李习之前在回答关于靳义的处理意见时,驳了石山的面子,但为了满堂子孙计,他还是不想朝死里得罪石山,被传唤就立即赶了过来,见石元帅面色凝重问,他的回答也很认真。
“主要看江水,江水大涨,或涨大潮时,采石河就会暴涨。但涨到漫堤的次数很少,老朽活了八十二年,就看过两回。”
石山点头,又追问道:
“如此,若是江水大涨至漫堤,千料以上大船是不是也能顺着暴涨的河水抵达城下?”
李习虽然没见过谁把这么大的船只开进采石河,但他见多识广,知道千料大船有多大,又想了想采石河入江那一段的水文,点头道:
“确实可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如此,即便将士们日后因年岁渐大而退役,也能有一份生活保障。
这些田产当然不是军户的卫所田,就算给所有军户重新分田,只要压榨军户的组织模式不变,最多三五十年,这项制度还是会破产。
石山原身就是军户,太了解军户制度的落后和黑暗了,自然不会再压榨自己的追随者。
实际上,全取庐州后,石山就在推行分田政策,只因土地有限,分田的面还不够广,暂时只限定为有功将士。
三是宣布解读一个正在筹备中的机构——军法司。
绣衣营原本既管纠察,又要核实和处理一般违纪事件。若是严重违纪,则需报石山复核,并做出最终处理决定,这种模式只适合军队规模较小,驻地相对集中。
随着各卫不断扩编,绣衣营任务日渐繁重,本身即将升格为卫,再统揽这些职司,就容易引发很多问题,石山自己也没那么多精力处理军中的严重违纪,成立军法司便顺理成章。
军法司典军为曾兴,也是从楮兰就追随石山的老兄弟,忠诚经得起考验。
其职司当然不是只纠察军中违纪,不然的话,石山也不会在这个场合跟底层将士解读。
军法司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职司,就是裁决军地案件。比如,红旗营将士触犯国法,或者自身合法利益受到侵犯,将统一交由军法司裁决。
要提高红旗营将士的地位,光给钱给物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从制度和组织上保障其合法权益。
普通将士很难理解军法司成立的深远意义,但他们知道从此自己有了“娘家人”撑腰。
出了军营,已近酉时,趁着天色还没暗,石山又带人巡察了一遍城防。
在南城墙上,看着采石河此时水流很小,仅有底部一点,但其堤坝却有近丈高,且河道异常宽阔,石山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忙道:
“快去请李习过来。”
李习就住在南城,倒是没用多少时间就登上了城墙。
“云观公,采石河可有漫堤?”
“有!”
李习之前在回答关于靳义的处理意见时,驳了石山的面子,但为了满堂子孙计,他还是不想朝死里得罪石山,被传唤就立即赶了过来,见石元帅面色凝重问,他的回答也很认真。
“主要看江水,江水大涨,或涨大潮时,采石河就会暴涨。但涨到漫堤的次数很少,老朽活了八十二年,就看过两回。”
石山点头,又追问道:
“如此,若是江水大涨至漫堤,千料以上大船是不是也能顺着暴涨的河水抵达城下?”
李习虽然没见过谁把这么大的船只开进采石河,但他见多识广,知道千料大船有多大,又想了想采石河入江那一段的水文,点头道:
“确实可以。”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