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收揽人心自有法(2 / 3)
桑世杰悻悻领命退下,他望着远处宽阔的江面,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水师独立作战的机会其实很少,想要获取军功,不仅要敢打敢拼,更要抢抓战机。
但张镇抚所言也很在理,水师当前的重任是保障大军渡江,第一批登陆成功后,后续兵马直接预置到采石矶对面的和州,来回渡江节省了大量时间。
水师将士这几日需要连续操纵舟船,极为耗费心神和体力,有仗打是好事,但能等休养体力好了再打,肯定更好。
是夜,徐达命船队停泊于和州得胜河内的水寨中。
月色如水,洒在江面上,战船静静地停泊在港湾中,只有岸上偶尔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水浪拍打船身的声音。将士们终于得以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备来日再战。
而在一江之隔的当涂城内,石山并未停歇。
总管府衙门内烛火通明,石元帅正在听取各方今日取城后的工作汇报。
鉴别旧官吏、安抚百姓、甄选俘虏、调整城防等事项,均需要他最终拍板。好在红旗营破城十余,早已有了接收城池的成熟经验和流程,只要按流程走,基本不会有多大的事。
石山虽然警惕江南士绅,但江南士绅从来都不是个铁板一块的整体,不同的区域派系,乃至同区域的不同宗族和个体,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但在身处乱世之中,他们最基本的诉求便是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这,恰好是红旗营的强项。
当亲眼见到石山治军严谨,红旗营将士入城后秋毫无犯,当涂士绅便开始重新审视这支军队,进而想到红旗营各种不可思议的传闻。
而破城不到两个时辰就颁布的安民告示,更是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告示不仅宣示了驱除胡虏、吊民伐罪的宗旨,阐明了渡江攻占当涂的目的,更详细列出了红旗营的各项政策,诸如战时管控、正税免捐、伸张民怨、征募丁壮有偿劳务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真正主持过庶务的人,就能看出红旗营不是玩虚架子,而是真要也真能扎实治理好这座城池。
以征募丁壮有偿劳务为例,红旗营不仅明确了烧砖、筑城、清淤等劳务每人每日的具体报酬,还规定了劳务的组织形式——并不需要当涂士绅出面,红旗营自有专业骨干(主要是伤退老兵)。
莫要小看这种组织集体劳动的组织力。
社会底层民众一日不劳一日不得食,很难拒绝红旗营的有偿劳务。而红旗营将他们组织起来,每日结算,很快就能在百姓心中树立“红旗营信义”的形象。
这比破城后就开仓放粮裹挟青壮的草寇行为高效得多,也更容易建立稳固的民心。
当涂士绅不知道的是,石山还特意带来了三名说书先生。
百姓为红旗营筑城、清淤,不仅每日现结钱粮,还能免费听评书,且都是江南百姓从未听过的新话本(寓教于乐宣扬红旗营),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事?
可以预见,最多一日功夫,只等消息传开,当涂城中的底层百姓定会踊跃参与红旗营的大工程。
而士绅一旦放弃了组织百姓劳动的“权力”,长期与底层百姓隔绝开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失去其对社会底层的号召力和组织力。
待到那时,石元帅若以清理冤案或清算旧官吏的名义,顺便清算城中士绅,他们便是想反抗,都很难蛊惑到足够多的无知贱民了。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聪明人,汪广洋只听石山寥寥数语,便能悟出江南士绅不能不仰仗石山,而石元帅却可以不仰仗江南士绅,果断充当石山的“刀子”。
城中大多数士绅没机会直接面对石山,但听完红旗营的安民告示,其中一些人也很快回过味来。
——石山能崛起于江淮,不到两年时间就打下偌大基业,还真不完全是靠运气,此子真有并吞天下的雄心和能力。
趁红旗营刚刚渡江,石元帅正需江南人投效,此时不押宝,更待何时?
因而,当汪广洋寻城中士绅、耆老公议(审)伪元太平路总管靳义之事时,预想中本来应该有些艰难的任务,却有不少士绅爽快的应下。 ↑返回顶部↑
水师独立作战的机会其实很少,想要获取军功,不仅要敢打敢拼,更要抢抓战机。
但张镇抚所言也很在理,水师当前的重任是保障大军渡江,第一批登陆成功后,后续兵马直接预置到采石矶对面的和州,来回渡江节省了大量时间。
水师将士这几日需要连续操纵舟船,极为耗费心神和体力,有仗打是好事,但能等休养体力好了再打,肯定更好。
是夜,徐达命船队停泊于和州得胜河内的水寨中。
月色如水,洒在江面上,战船静静地停泊在港湾中,只有岸上偶尔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水浪拍打船身的声音。将士们终于得以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备来日再战。
而在一江之隔的当涂城内,石山并未停歇。
总管府衙门内烛火通明,石元帅正在听取各方今日取城后的工作汇报。
鉴别旧官吏、安抚百姓、甄选俘虏、调整城防等事项,均需要他最终拍板。好在红旗营破城十余,早已有了接收城池的成熟经验和流程,只要按流程走,基本不会有多大的事。
石山虽然警惕江南士绅,但江南士绅从来都不是个铁板一块的整体,不同的区域派系,乃至同区域的不同宗族和个体,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但在身处乱世之中,他们最基本的诉求便是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这,恰好是红旗营的强项。
当亲眼见到石山治军严谨,红旗营将士入城后秋毫无犯,当涂士绅便开始重新审视这支军队,进而想到红旗营各种不可思议的传闻。
而破城不到两个时辰就颁布的安民告示,更是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告示不仅宣示了驱除胡虏、吊民伐罪的宗旨,阐明了渡江攻占当涂的目的,更详细列出了红旗营的各项政策,诸如战时管控、正税免捐、伸张民怨、征募丁壮有偿劳务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真正主持过庶务的人,就能看出红旗营不是玩虚架子,而是真要也真能扎实治理好这座城池。
以征募丁壮有偿劳务为例,红旗营不仅明确了烧砖、筑城、清淤等劳务每人每日的具体报酬,还规定了劳务的组织形式——并不需要当涂士绅出面,红旗营自有专业骨干(主要是伤退老兵)。
莫要小看这种组织集体劳动的组织力。
社会底层民众一日不劳一日不得食,很难拒绝红旗营的有偿劳务。而红旗营将他们组织起来,每日结算,很快就能在百姓心中树立“红旗营信义”的形象。
这比破城后就开仓放粮裹挟青壮的草寇行为高效得多,也更容易建立稳固的民心。
当涂士绅不知道的是,石山还特意带来了三名说书先生。
百姓为红旗营筑城、清淤,不仅每日现结钱粮,还能免费听评书,且都是江南百姓从未听过的新话本(寓教于乐宣扬红旗营),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事?
可以预见,最多一日功夫,只等消息传开,当涂城中的底层百姓定会踊跃参与红旗营的大工程。
而士绅一旦放弃了组织百姓劳动的“权力”,长期与底层百姓隔绝开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失去其对社会底层的号召力和组织力。
待到那时,石元帅若以清理冤案或清算旧官吏的名义,顺便清算城中士绅,他们便是想反抗,都很难蛊惑到足够多的无知贱民了。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聪明人,汪广洋只听石山寥寥数语,便能悟出江南士绅不能不仰仗石山,而石元帅却可以不仰仗江南士绅,果断充当石山的“刀子”。
城中大多数士绅没机会直接面对石山,但听完红旗营的安民告示,其中一些人也很快回过味来。
——石山能崛起于江淮,不到两年时间就打下偌大基业,还真不完全是靠运气,此子真有并吞天下的雄心和能力。
趁红旗营刚刚渡江,石元帅正需江南人投效,此时不押宝,更待何时?
因而,当汪广洋寻城中士绅、耆老公议(审)伪元太平路总管靳义之事时,预想中本来应该有些艰难的任务,却有不少士绅爽快的应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