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水陆并进捞大鱼(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41章 水陆并进捞大鱼
  龙窝水军的水寨确实设在夹江内,却不在秦淮河入江口,而是正对江心洲洲尾的一处小港湾里(后世宝船遗址公园一带)。此处江面水流平缓,两岸芦苇丛生,适合藏兵,也容易发现敌军踪迹。
  若为了快速进入秦淮河内,支援江宁城守军,此处建立的水寨,自然不如秦淮河出江口来得便捷。元水军选择在此立寨,自有原因。
  曹姑洲一战,龙窝水军主将左答纳失里连同其座舰,被廖永安兄弟俘获,导致明明进展很顺的战斗突然失败,龙窝水军彼时还有些一些中层将领憋着一股劲,想要打败红旗营水师找回场子。
  随后,元军哨船多次打探,通过观察红旗营水师帆影多少,交叉印证,认为红旗营水师规模在本军之上(误将运兵渔船也当作战船)。
  曹姑洲之战,以强打弱,尚败得不明不白,对方水师规模比本方更强,那还怎么打?
  这一误判的阴云般笼罩在元军心头,使得他们不敢再主动挑衅红旗营水师了。
  即便退守江宁后,获得了部分战船补充,夹江水军(已换驻地,还补充了战船,不宜再称龙窝水军)也是窝在水寨中充当“存在舰队”,终日龟缩不出。
  此处原本就因为水文条件较好,设有一家小型造船厂,可以及时修补破损战船。西北侧江面上又有江心洲和潜洲掩护,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
  选择此处立寨的好处,除了位置隐蔽,更主要的原因是一旦提前发现敌情,就能果断跑路——毕竟,水军的一切战术基础都是战船,只要船队还在,即便换到更远的地方驻扎,还能威胁敌军。
  而红旗营水师这边,徐达尽管早就哨探到龙窝水军新立水寨的位置,但他深谙用兵之道,怕打草惊蛇吓跑了敌军,也不敢轻举妄动。
  在给石山的呈文中,徐达如此说:
  “敌寨位置极佳,能借沿江烽燧,提前发现我军动向。我部若贸然进击,吓跑敌军,千里江堤处处设防,将会非常被动。不如暂且按兵不动,待其松懈时,再一举歼之。”
  双方就在这样诡异的对峙中,维持了数日和平。
  江面上时常可见双方的哨船遥遥相望,却又默契地保持距离,仿佛达成某种无言的停战协议。
  但平静的表面下,双方早已攻守易势。
  常遇春率部攻入集庆路内,相继拔除江宁镇、板桥镇等地据点,夹江水军失去了沿江烽燧示警,只能在江心洲洲头建立简易烽燧,以监视红旗营水师行动。
  今日,石山亲率红旗营大军进抵江宁城下,城中守军紧急求援。夹江水军职司所系,只能出动部分中小型战船,以封控秦淮河面,防止红旗营乘坐木筏等简易工具偷偷渡河。
  其剩余的战船以大型为主,缺少中小型战船护卫,更不敢出寨作战。偌大的水寨中,虽然战船林立,却透着一股沉沉死气。
  好在天色已晚,确认上游没有发现红旗营水师的动静,夹江水军便早早休息——大战将起,养精蓄锐,方能应对更复杂的战局(战败后能逃得更快)。
  只是,红旗营毕竟已经杀入江宁城下,底层元兵不知实情,终日劳累吃得又差,疲惫不堪,还可以倒头就睡,水军中高层将领却是了解实际战局的,如何能睡得着?
  夜色如水,江风带着潮意掠过水寨。
  原造船厂工棚改成的简易营房中,油灯摇曳,映照出三个愁容满面的身影。他们围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桌旁,桌上摆着一坛浊酒和几个粗陶碗。
  “卜颜平章率领的大军也不知道打到哪里了?”
  率先开口的是一个大胡子军将,他猛灌一口酒,酒液粘在胡须上到处都是,借着酒劲发牢骚道:
  “眼瞅着咱们江浙行省后院都已经起火了,还只顾着扑灭别人家的火。莫到时候蕲州路的火没扑灭,这边的火却越烧越大。嗐!大元这几年,真是难啊!”
  他的声音粗哑,带着几分醉意的牢骚,更带着几分无奈。
  且不论卜颜帖木儿已经攻入蕲州路内,正与徐宋政权主力杀得难解难分,根本不敢临阵退兵,就算他敢退,这会估计还没收到当涂陷落的消息。
  等前线大军收到确切消息,再处理好蕲州路之事,赶回江浙行省,都不知到什么时候了。大胡子这个牢骚发得没水平,其对面喝酒上脸的红脸汉子接话,道:
  “江宁城墙高大,又有钟山、秦淮河和玄武湖可以依托,红旗贼不围城个一年半载,哪能轻易攻陷此地?到那时,卜颜平章早已经平灭蕲州路贼军回师了,正好里应外合,夹击红旗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