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大鱼出动好收网(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战乱消息封锁,陈野先其实并不清楚这些细节,但雨台昨日下午才起大火,今日晚上栖霞山又传来钟山被围的烽烟,他却能看到。
  将这几处据点陷落的消息连在一起,就能大略勾勒出红旗贼进军的路线图。
  贼军的下一个目标,用脚指头想都知道,必然是他驻守的方山大营!
  已经到了不得不动,不得不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陈野先缓缓转过身,目光落在自己寄予厚望的长子脸上,面色稍缓,考校道:
  “布德(陈兆先表字),局势已然如此,那你说说,为父当下该如何是好?”
  陈兆先这几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早已有腹案,谨慎地组织语言,道:
  “敌强我弱,态势分明。红旗贼自集庆路西面而来,兵锋如刀,不足一旬时间,便已接连铲除城外近十处屯兵营寨,其势难挡。我军若继续困守方山,坐视四处烽烟起而无所作为,实非明智之举。
  孩儿愚见,当今之计,唯有两条路:要么战,要么走!”
  “嗯!”
  长子对局势的判断清晰冷静,陈野先微微颔首表示认可,继续追问,道:
  “战,该如何战?”
  陈兆先早有成策,立即应声,道:
  “贼军自恃兵多将广,四面出击,同时进逼多处要地,骄狂之气已显,这便给了我军败敌的可乘之机。若言战,孩儿有上、中、下三策。”
  他稍作停顿,观察了父亲的脸色,见陈野先并无插话的想法,便接着道:
  “下策,便是继续坚守方山,以不变应万变,等敌军来攻,凭借山势地利与之周旋。”
  此策,确是实实在在的“下”策。若不是红旗营进军速度太快,接连攻垒拔寨,导致陈野先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外围据点就已尽数易手,他又何至于被困在这方山之上动弹不得?
  从整个集庆路战局来看,方山确实是块战略要地,扼守此地,能有效牵制敌军行动。但对于驻扎于此的两万守军自身而言,方山却绝不是什么易守难攻的好地方。
  一旦等红旗营彻底肃清江宁城外围,腾出手来,数万大军将方山团团围困,他陈野先麾下这两万人马便成了瓮中之鳖,将有极大几率要重蹈当年马谡街亭之败的覆辙。
  陈野先当即皱眉,断然否定,道:
  “困守孤山,乃自取死路!我意已决,方山必不可再守!此策不必再提。还是说中策和上策吧。”
  听闻父亲终于决定“挪窝”,陈兆先暗中松了一口气,只要肯动起来,就还有转圜之机。他怕的就是父亲坚守不出,坐视红旗贼来围,才故意言语相激。当即接着道:
  “中策便是趁敌军主力正忙于围攻江宁城池和钟山要塞,我军立即渡河西进,以迅雷之势拔除敌军设在牛首山周边的营寨据点,而后袭扰,切断其粮道补给。
  贼军数万之众,人吃马嚼,每日消耗巨大,粮道一断,其军心必乱!”
  陈野先听罢,却是立即摇头,面色严肃地否定了这个建议,道:
  “此策看似巧妙,实则大不妥!牛首山地形亦很险要,贼军既已占据此地,料想必有防备。我军纵使能顺利渡河,也未必能一举攻下牛首山寨堡。
  即便侥幸攻下,如今形势也已不同往日——贼军水师已经击败官军水军,掌控了江面,其粮草辎重完全可以通过长江航道直接运抵江宁城下。哪里还有什么陆上粮道让我军去断?”
  他越说,语气越是凝重。
  “更何况,今日我军探马也已经看到了,红旗贼水军战船已突入秦淮河中游。
  若我军大举渡河之时,贼寇水军战船趁机沿河而上,配合岸上兵马水陆夹击,我军背水作战,顷刻间便有全军覆没之虞!此策太过行险,绝不可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