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晋升(4 / 5)
因为越级上报之故,他对这宋家十分不喜,更与金阳府同知达成共识,不予官职嘉奖,只给银钱打发,甚至还有敲打一番,令其收敛的想法。
结果不想,昨天夜晚,便有神人入梦而来,乃是金阳府文判,陆季陆神官。
虽然他们二人在阳世为官,一个通判,一个同知,乃是金阳知府的文武佐官,论官位与陆季这阴间的文判官差不多,但神人有別,阳世的官位跟阴间的官位不能一概而论。
阳世显贵之人,虽有气运在身,死后可转为阴神,但这转化必定会有消耗,不可能说你在阳间是天子,到了阴间还能当帝王,位格起码要缩水大半,掉个五六品都是常態。
所以,別看他们二人在阳世是五六品的同知通判,可死后到了阴间,最多只能当个七八品的小神,运气不好成九品芝麻官也是常有的事。
相比起来,陆季这位正五品的金阳府文判,含金量不知高了多少,无论在阴间阳世都有著极重的权位。
昨夜他入梦而来,为宋家之人疏通关係,连金阳知府都惊动了,赶忙將他与同知招来问罪,同时將宋家兄弟请出牢狱。
可见神明之权。
宋家是怎么和陆文判扯上关係的?
通判不知道,但有一点他很清楚。
那就是宋家有了靠山,一座很大很大的靠山。
有此靠山,再加上诛杀五仙帮匪首的功劳,以及昨夜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金阳府想要大事化小,那就必须拿出点诚意。
“两位贤侄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武功,连那五仙帮恶徒都能降服,实在是难得的人才,不知可愿为朝廷效力?”
通判看向二人,直接表明態度。
宋武宋英相视一眼,隨后起身回应:“不瞒大人,我兄弟二人练武强身,就是为了报效朝廷,
保境安民。”
“好好好!”
通判点了点头:“你们家住清河县,刚好有县尉一职空缺,我可保你一人上任,至於另外一人,也可做个副手的御武校尉,如何?”
话语问询,略带志芯。
县尉,正八品官职,与县丞同为县令的文武佐官,在县內负责狱讼,缉盗,剿匪,徵收赋税等事宜,乃是实权的地方武官。
除此之外,县尉还有领兵之权,虽然只是地方民兵,县衙差役,但也有粮餉,並且可以配置弓手,在乡县之地的威力不用多说。
至於御武校尉,则是从八品的无职散官,但也可以做县尉副手,统领捕快差役,或者下乡缉盗,同样握有实权。
给出这样的条件,已经是极大的诚意了,毕竟知府只能授七品以下之职,七品及七品以上,如县令一职就要上书朝廷,交由吏部裁断,最后才能落定。
宋武宋英,一无功名,二无出身,哪怕金阳府给他们推举,吏部那边也不太可能通过。
所以,这县尉对他们而言,已是能爭取到的最好待遇了。
宋武宋英也知其中分量,当即向那通判一拜:“多谢大人栽培。”
“好好好!”
眼见两人没有得寸进尺,通判心中也鬆了口气,隨即將事情敲定:“我这就命人草擬文书,一份下发至清河县,一份你们自己携带,回去之后凭此赴任即可。”
“多谢大人栽培!”
半个时辰后,宋武宋英怀揣著任命文书,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金阳府衙。 ↑返回顶部↑
结果不想,昨天夜晚,便有神人入梦而来,乃是金阳府文判,陆季陆神官。
虽然他们二人在阳世为官,一个通判,一个同知,乃是金阳知府的文武佐官,论官位与陆季这阴间的文判官差不多,但神人有別,阳世的官位跟阴间的官位不能一概而论。
阳世显贵之人,虽有气运在身,死后可转为阴神,但这转化必定会有消耗,不可能说你在阳间是天子,到了阴间还能当帝王,位格起码要缩水大半,掉个五六品都是常態。
所以,別看他们二人在阳世是五六品的同知通判,可死后到了阴间,最多只能当个七八品的小神,运气不好成九品芝麻官也是常有的事。
相比起来,陆季这位正五品的金阳府文判,含金量不知高了多少,无论在阴间阳世都有著极重的权位。
昨夜他入梦而来,为宋家之人疏通关係,连金阳知府都惊动了,赶忙將他与同知招来问罪,同时將宋家兄弟请出牢狱。
可见神明之权。
宋家是怎么和陆文判扯上关係的?
通判不知道,但有一点他很清楚。
那就是宋家有了靠山,一座很大很大的靠山。
有此靠山,再加上诛杀五仙帮匪首的功劳,以及昨夜遭受的不公平待遇,金阳府想要大事化小,那就必须拿出点诚意。
“两位贤侄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武功,连那五仙帮恶徒都能降服,实在是难得的人才,不知可愿为朝廷效力?”
通判看向二人,直接表明態度。
宋武宋英相视一眼,隨后起身回应:“不瞒大人,我兄弟二人练武强身,就是为了报效朝廷,
保境安民。”
“好好好!”
通判点了点头:“你们家住清河县,刚好有县尉一职空缺,我可保你一人上任,至於另外一人,也可做个副手的御武校尉,如何?”
话语问询,略带志芯。
县尉,正八品官职,与县丞同为县令的文武佐官,在县內负责狱讼,缉盗,剿匪,徵收赋税等事宜,乃是实权的地方武官。
除此之外,县尉还有领兵之权,虽然只是地方民兵,县衙差役,但也有粮餉,並且可以配置弓手,在乡县之地的威力不用多说。
至於御武校尉,则是从八品的无职散官,但也可以做县尉副手,统领捕快差役,或者下乡缉盗,同样握有实权。
给出这样的条件,已经是极大的诚意了,毕竟知府只能授七品以下之职,七品及七品以上,如县令一职就要上书朝廷,交由吏部裁断,最后才能落定。
宋武宋英,一无功名,二无出身,哪怕金阳府给他们推举,吏部那边也不太可能通过。
所以,这县尉对他们而言,已是能爭取到的最好待遇了。
宋武宋英也知其中分量,当即向那通判一拜:“多谢大人栽培。”
“好好好!”
眼见两人没有得寸进尺,通判心中也鬆了口气,隨即將事情敲定:“我这就命人草擬文书,一份下发至清河县,一份你们自己携带,回去之后凭此赴任即可。”
“多谢大人栽培!”
半个时辰后,宋武宋英怀揣著任命文书,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金阳府衙。 ↑返回顶部↑